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2003年第23期文章
  • 面肌失神经支配后线粒体变化与功能康复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面神经失神经支配后口轮匝肌线粒体结构、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变化与面肌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制造颞骨内面神经麻痹模型,分为面神经压榨5s组(11例)、15s组(10例)、30s组(10例),应用神经电图测试3组的平均阈值差值,SDH染色后,透射电镜观察面神经损伤15,30d后口轮匝肌线粒体结构和SDH阳性反应产物的变化.结果:压榨持续时间越长,反应阈值差值越大,5s组、15s组......

    作者:于何;魏宏权;白伟良;任重 刊期: 2003- 23

  • 三维支架材料外消旋聚乳酸复合藻酸钙的生物相容性观察

    目的:观察外消旋聚乳酸(PDLLA)复合藻酸钙(CAG)制备的三维支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细胞相容性,为进一步改善材料性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大鼠成骨细胞与PDLLA、PDLLA/CAG支架材料联合培养,倒置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情况,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将支架材料植入大鼠肌袋中,观察局部伤口情况,术后2,4,8,12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复合支架材料在细胞贴壁时间和细胞活性方面......

    作者:闵少雄;靳安民;朱立新;田京;林荔军 刊期: 2003- 23

  • 直肠癌旁移行黏膜的生物学特征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

    目的:探讨直肠癌旁移行黏膜(TM)病理学性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0-01/2001-01应用免疫组化及粘液组化方法观察了81例直肠癌及癌旁黏膜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及癌旁TM的变化规律.结果:在癌旁TM、非典型增生及癌组织PCNA呈递增表达,与正常粘膜相比,差异非常显著(F=8.92,P<0.01),癌旁TM范围在粘液癌明显大于乳头状癌及管状腺癌(t=3.15-3.41......

    作者:苏琪;殷红专;花亚伟;宋桂花;韩霞;张宏;冯勇;陈春生;乔雷;刘恩卿;吴硕东 刊期: 2003- 23

  •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成骨细胞凋亡时Bcl-2和Bax蛋白表达变化

    目的:了解成骨细胞凋亡发生机制,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大鼠成骨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以原代培养的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用含量为0,10,20,30,40μg/LTNFα刺激成骨细胞.通过对细胞活性、超微结构变化观察TNFα对成骨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同时检测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随刺激含量的加大,成骨细胞的活性逐渐降......

    作者:李靖;黄鲁豫;张颖;吕荣;王全平 刊期: 2003- 23

  • 四肢大血管伤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患者运动功能保全的意义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后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受伤部位、伤肢温度、末梢循环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缺血时间长短,对患者的肢体损伤和创面进行检查.在一定的临床经验积累下,选择外科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并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对22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积极手术后,21例保肢成功;1例因吻合血管过少而第4、5足趾及......

    作者:张杏泉;王少东;范清宇;马保安 刊期: 2003- 23

  • 枢椎下关节突作为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标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应用以枢椎下关节突为解剖标志的螺钉入点定位技术,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利用40套干燥配套寰枢椎标本测量进钉技术的相关参数,包括寰椎椎弓根宽度、高度,寰椎侧块中部宽度、高度,进钉处寰椎后弓高度以及进钉点与寰椎椎弓根中线的距离.结果:寰椎椎弓根平均宽度和平均高度分别为7.8和5.8mm;进钉处寰椎中部侧块平均宽度和平均高度为12.8和12.9mm;进钉处寰椎后弓平均高度为4.6mm,进钉点在寰椎椎......

    作者:马向阳;钟世镇;刘景发;尹庆水;徐达传;彭成宏 刊期: 2003- 23

  • Cbfa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定向调控研究

    目的:研究Cbfa1调控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人、大鼠和小鼠的MSCs,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及透射电镜等方法进行鉴定.传代培养后的MSCs分别用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bfa1-II通过脂质体系统转染,用NorthernBlot检测三种成骨细胞特异性细胞外基质蛋白mRNA的表达......

    作者:王溪原;王越晖;张大光;李建军;崔林;石博;刘文广;王兴智 刊期: 2003- 23

  • 不同应力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细胞骨架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应力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微丝形态的影响.方法:分别给第3~5代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施加静压力、周期性牵张力和流体剪切力,用相差显微镜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方法观察加力后不同时间细胞及其微丝形态的变化特征.结果:流体剪切力作用6h后,部分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出现收缩、微丝排列等方面的变化;12h后,部分细胞死亡、脱落.较大的静压力(>100kPa)作用12h后,可引起细胞间隙增大等变......

    作者:杨美祥;林珠;丁寅 刊期: 2003- 23

  • 急性脊髓损伤手术前后综合处理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1995-2000年收治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1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前后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为38.7%,其他系统的并发症为10.2%,围手术期死亡10例,死亡率8.6%,117例患者治疗前后按Frankel功能评价,效果相差显著(χ2=97.627,P<0.01);功能的独立性按FIM评分检验,治疗前后功能的依......

    作者:郑联合;马保安;王育才;孙宏慧;廖博;尚保生 刊期: 2003- 23

  • 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Ⅰ的动态变化与瘢痕的形成

    目的:观察烧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Ⅰ(matrixmetalloproteinasesⅠ,MMP-1)的变化,探讨其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在深Ⅱ度烧伤后创面的边缘切取标本,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烧伤创面不同时期MMP-1的表达,并以正常皮肤作对照.结果:MMP-1在正常皮肤中无表达,在烧伤后不同时期表达强度不同,24h后开始表达,以后逐渐增强,至第7天达到高峰,并维持约1周后逐......

    作者:李万同;柳大烈;刘晓燕;王飏 刊期: 2003-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