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突触体素的动态表达

    背景:突触体素(synaptophysin,SYN)与神经生长、修复、再生和突触重塑密切相关,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以往学者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顶叶突触体素表达研究较多.采用线栓法堵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海马CA3区突触体素的动态表达,可为临床研究脑缺血后神经重塑提供理论依据.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CA3区突触体素的动态表达以及神经修复的可塑性.设计:随机对照的实......

    作者:郭瑞芳;李英平;李民 刊期: 2005- 01

  • 白藜芦醇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脑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oteinases,MMPs)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实验室分两部分进行.60只健康雄性昆明白小鼠,体质量18~22g.第1部分中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白藜芦醇10,30,60mg/kg强饲预治疗组及单纯缺血组,第2部分随......

    作者:彭雅滨;章翔;蒋晓帆;高大宽 刊期: 2005- 01

  • 脑出血大鼠血肿周边脑组织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浓度变化,探讨其氧化损害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1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与免疫研究室进行.80只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分为手术前、术后6,12,24,48,72,96,120h等8个时点,每个时点5只大鼠.采用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

    作者:陈秀;李作孝;佟琳;张琳;陈忠伦 刊期: 2005- 01

  • 巴曲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背景:巴曲酶是目前比较公认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理想药物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因此对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进行深入认识很有必要.目的:探讨巴曲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及PAF受体基因(PAF-R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地点和对象:实验于2004-03/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科研中心完成.选择4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

    作者:白文婷;陈立杰 刊期: 2005- 01

  • 脑缺血预处理对再次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脑含水量及脑组织中Bcl-xl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脑缺血预处理对再次脑缺血的神经功能、脑含水量以及脑组织中Bcl-xl蛋白、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脑缺血耐受引起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10在锦州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进行,取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n=16):颈部正中切口暴露颈总动脉后缝合皮肤;预处理组(n=16):按Longa线栓法制成局灶-局灶脑缺血模型,将事先备好的线栓经右颈内动脉入颅......

    作者:尹琳;李芳;金萍;闵连秋 刊期: 2005- 01

  • 一氧化氮参与脑缺血耐受过程中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作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s,mGluRs)参与海马脑缺血预处理(cerebralischemicpreconditioning,CIP)保护机制中的作用,从整体水平探讨mGluRs对一氧化氮参与脑缺血耐受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04在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研究室进行.51只永久凝闭椎动脉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

    作者:冯荣芳;李文斌;刘惠卿;吕佩源;周爱民;赵红岗;冯亚青 刊期: 2005- 01

  • 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率与血压、血糖及血脂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在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为VD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00-02/2001-06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8例,均经头颅CT,MRI确诊,不伴意识障碍、无语言障碍及智能障碍,并在脑血管病发病后3d内就诊或入院,年龄<80岁.随访3个月,观察VD发生率,并比较VD组和非......

    作者:蔺心敬;胡长林;李吕力;钟维章;王铁建 刊期: 2005- 01

  • 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抑郁与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探讨首次发作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抑郁与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为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出院3个月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7例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定,以HAMD总分20分为界限分为抑郁组(n=36)和非抑郁组(n=51),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认知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抑郁组HAMD总......

    作者:吕永良;钱连华;周宝娣;朱伟;沈明强 刊期: 2005- 01

  • 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后智能障碍的因素,为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对1996-01/1998-1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249例经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智能测评,评分0~21.5为智能障碍组,22.0~32.5为非智能障碍组,探讨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和糖尿病)、梗死灶数量及体积,以及脑萎缩和脑白质疏松之间的相互关系.结......

    作者:刘志超;李涛;潘松青 刊期: 2005- 01

  •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关系,为血管性痴呆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房2003-08/2004-03收治的8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正常组,32例),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轻度异常组,35例),血管性痴呆组(21例);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

    作者:张荣伟;王希福;王慕一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