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2005年第13期文章
  • 脑卒中患者早期良姿位摆放对预后平衡功能的影响

    背景:脑卒中后75%左右的患者留有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能力.而治疗早期给予良姿位摆放对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未来的步行训练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作者:苏秀凤;张娟芳;霍尔红 刊期: 2005- 13

  • 个性化综合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10例报告

    背景:植物状态是临床特殊的意识障碍,主要特征是患者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能自发睁眼,有睡眠-觉醒周期,下丘脑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持续性植物状态是指植物状态持续1个月以上者[1].根据美国多科学会持续性植物状态工作组统计,美国成人中有持续性植物状态约1.0~2.5万,儿童中有0.4~1.0万[2],据推测中国可能有15万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因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预后较差......

    作者:刘宏丽;槐雅萍;闫桂芳 刊期: 2005- 13

  • 获得性癫痫性失语症临床特征及其干预效果:1例报告

    目的探讨获得性癫痫性失语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获得性癫痫性失语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例患者临床特点为全身性癫痫发作,继之出现言语功能障碍伴智能减退.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曾在院外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经糖皮质激素、卡马西平治疗及语言训练后痊愈.结论对获得性癫痫性失语症进行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及功能训练可使患者全面康复.......

    作者:史树贵;李露斯;刘渠 刊期: 2005- 13

  • 直立床对早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20例报告

    背景: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患侧下肢支撑力量差,支撑相较短;下肢运动迟缓,协调性差.根据大脑的可塑性理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脑血管意外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佳时期是发病后3个月内,而且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一般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发展48h后即可开始.......

    作者:刘明伟;钱开林 刊期: 2005- 13

  • 自体骨髓干细胞右腘动脉注射治疗糖尿病右足溃疡伴脑梗死后左上肢瘫痪1例报告

    背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尤其是糖尿病性下肢缺血,目前已有不少报道[1-6].特别是在改善糖尿病足部疼痛方面疗效显著.然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是否对远隔部位脑梗死后出现的肢体瘫痪有效,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作者:谷涌泉;张建;齐立行;李建新;俞恒锡;李学锋;郭连瑞;崔世军;罗涛;陈兵;汪忠镐 刊期: 2005- 13

  • 认知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背景:目前已知神经功能的的恢复有赖于学习和训练,及时地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和学习,有利于促进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的重组或代偿,促进肢体功能、生活能力的提高.颅脑损伤患者常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在其恢复期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何影响,有待探讨.......

    作者:李卫平;郭声敏;段小东;何成松 刊期: 2005- 13

  • 韦尼克失语患者的实用交流能力训练

    目的探讨以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来提高韦尼克(Wernicke)失语患者的信息交流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2-01/2004-06在南京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的韦尼克失语症患者26例,均经汉语失语成套试验确诊,MRI检查双侧颞上回有病灶,排除有明显认知功能障碍者.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为25~83岁,.对26例韦尼克失语患者进行一对-的实用交流能力训练,训练观察时间为两个月,训练前后采用实用......

    作者:笪云;邵伟波 刊期: 2005- 13

  • 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水平的观察

    背景:目前已有大量报道证明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显著增强,说明血小板功能异常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中占重要地位.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可特异地、敏感地直接显示体内血小板活化或破坏程度,是目前具有特异性的反映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标志物之一,且在启动和扩大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志贤 刊期: 2005- 13

  • 针刺阳明经腧穴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2000-09/2003-09丹东市中医院收治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阳明经腧穴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用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和修订Barthel指数评估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82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两组运动功能恢复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提高,上肢治疗后......

    作者:张丹莉 刊期: 2005- 13

  • 亚低温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不同时间点结果随访分析

    目的探讨亚低温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998-01/2002-12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大脑中动脉皮质支梗死患者75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5例和常规组40例.分别施以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同时采用亚低温干预,疗程2周,以发病后1,6,12,18个月为4个时间点按欧洲卒中评分测定,然后记录3个时间点与各自前1个时间点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75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6......

    作者:王林 刊期: 200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