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成体干细胞与肺重建
背景:肺组织结构复杂,病变周期长,具有主动归巢与调控功能的干细胞植入的治疗手段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的:全面了解成体干细胞治疗肺疾病与损伤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中2011年前发表的有关成体干细胞与肺损伤,多系分化及组织重建等方面的文章,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35篇相关文献,保留其中50篇进行综述.研究表明以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为代表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较强......
作者:苏申;孙海燕;张彤;吴丽君;姚济荣 刊期: 2011- 45
-
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比较
背景:国外有报道显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疗法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率及总生存期相当,但两种疗法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及治疗费用方面的差异报道较少.目的:回顾性分析同胞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免疫抑制疗法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入选2004-07/2010-10在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行同胞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例及行免疫抑制疗法的16例急性重型再生......
作者:徐勇;欧阳建;陈兵;杨永公;许景艳;周荣富;张启国;邵晓雁;关朝阳 刊期: 2011- 45
-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干细胞动员和采集
背景: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干细胞动员期间,国内外大多数研究组均常规应用5~10μg/(kg?d)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5d后采集干细胞进行移植,这是否为佳的动员时间和采集时机未见相关报道.目的:分析探讨自体干细胞移植佳动员方案及采集时机,提高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对备行干细胞移植的18例糖尿病足患者分别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10μg/(kg?d)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分析粒细......
作者:李华;陈旭艳;周斌;冯亮华;肖萍萍;吴完婷 刊期: 2011- 45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及治疗骨缺损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成骨及组织器官修复方面具有更强的扩增能力及低免疫原性,其成集落生长潜能及成骨时间早于骨髓等其他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及移植治疗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组织块贴壁法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行成骨诱导并通过光镜观察、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Ⅰ型胶原的表达等证实其体外成骨能力;对临床骨缺损病例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定期复查骨缺......
作者:曲志国;野向阳;林辉;崔正宏 刊期: 2011- 45
-
PKH-26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气管移植的体内示踪
背景:PKH-26已经被成功应用于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内示踪.目的:通过气管移植合并静脉移植PKH-26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评价PKH-26的示踪效果,并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向受损组织的迁移情况.方法:用贴壁法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细胞培养,以PKH-26标记3~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鼠尾静脉移植入气管移植的受体大鼠体内,用等量的PBS注射作为实验对照.结果与结论:用PKH-2......
作者:韩云;庞超见;蓝妮;佟晓杰;石文君 刊期: 2011- 45
-
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点注射梗死灶周围对梗死后心肌结构重塑的影响
背景:研究表明血红素氧合酶1的过表达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将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O-1-BMSCs)移植入梗死心脏周围是否可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比例而明显改善梗死心肌重构呢?目的:观察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肌胶原的调节及心肌重塑的逆转作用.方法:利用血红素氧合酶1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动脉制......
作者:张静;黎明江;曾彬 刊期: 2011- 45
-
常氧及低氧条件下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
背景:神经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和扩增受细胞自身基因和外来信号的调控.目的:观察中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在常氧、低氧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下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情况.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E12小鼠胚胎腹侧中脑组织,胰酶消化和机械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扩增;Nes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在有血清培养基中对纯化神经干细胞自然分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作者:罗特坚;丁继固 刊期: 2011- 45
-
巴曲酶可影响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定向分化及增殖能力
背景:近年来内皮祖细胞促进机体血管新生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形成共识,但内皮祖细胞的定向分化和扩增的问题是影响其疗效和广泛开展的主要原因.目的:观察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和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包被有人纤维连接蛋白的细胞培养板中,培养6d后,收集贴壁细胞.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贴壁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另外,......
作者:吴维;孙小杰;崔培元;鲁正 刊期: 2011- 45
-
鸡胚胎干细胞分离方法和培养体系的优化
背景: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出来的具有发育全能性的一种未分化的无限增殖细胞系.而鸡胚胎干细胞则是从X期鸡胚的胚盘分离而来.目的:优化鸡胚胎干细胞分离方法和离体培养体系.方法:采用滤纸纸环-发环的方法从X期鸡胚分离胚盘细胞,并采用STO细胞作为饲养层和大鼠肝细胞(BRL)条件培养基(CM)+细胞因子作为离体培养体系对分离的胚盘细胞进行培养.结果与结论:滤纸纸环-发环法......
作者:张曼玉;陈志胜;计慧琴;陈胜峰;刘本杰;邓衔柏;王丙云;袁立;江青艳 刊期: 2011- 45
-
预损伤与改良传代体外培养许旺细胞的比较
背景:通过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神经桥接体修复神经损伤,需要大量纯化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目的:对比观察预损伤法和改良传代法获取许旺细胞的纯度与质量.方法:①预损伤法:预损伤SD乳鼠坐骨神经,3d后取出坐骨神经,分离神经外膜,用胰酶、胶原酶消化,差速贴壁除去成纤维细胞,接种培养.②改良传代法:直接获取SD乳鼠坐骨神经,分离神经外膜,运用双酶消化法结合单酶消化法进行许旺细胞原代培养,5~7d后采用单酶快速消......
作者:杨俊;秦建强;裴国献;郭新辉;叶汉深;陈大军;洪加津;蔡伟斌 刊期: 2011- 45
动态资讯
- 1 脑卒中后的上肢问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方法
- 2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5例疗效观察
- 3 牡蛎提取物对足球运动员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4 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疲劳、抑郁与全天节律的关系
- 5 Tightrope与Endobutton应用在交叉韧带重建中的效果比较
- 6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α预处理的作用
- 7 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
- 8 金属钛网支撑颗粒骨植骨处理人工全髋关节翻修中的髓臼骨缺损
- 9 脑梗死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和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关系
- 10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前后离子通道基因表达的变化
- 11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大鼠哮喘发作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变化
- 12 健康促进新概念对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积极影响
- 13 壳聚糖-丝素支架与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复合培养
- 14 早期康复介入对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
- 15 延长卡那霉素外环境持续存在时间鸡基底乳头的超微形态变化
- 16 椎间孔注射加针刀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17 骶孔电针对神经原性排尿障碍治疗作用分析
- 18 兔腰椎间盘内显微注射方法的相关问题及其解剖学特点
- 19 川芎嗪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扫描电镜观察
- 20 关节角度测量器测量结果准确性及可重复使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