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周组织白细胞介素6 mRNA的表达
背景:白细胞介素6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在炎症部位调节了免疫反应并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刺激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与正畸牙移动骨改建相关。目的:观察正畸力对大鼠牙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并运用原位杂交法观测加力后1,3,5,7,10,14d白细胞介素6mRNA在各组大鼠牙周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正常大鼠牙周组织内白细胞介素6mRNA呈弱阳......
作者:钱雅婧;聂晶;潘旭;胡明华;米丛波 刊期: 2013- 50
-
不同力值即刻载荷对即刻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
背景: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对即刻种植体进行功能性地早期载荷或者即刻载荷,并不影响种植体的预后。目的:分析不同力值即刻载荷对即刻种植体骨结合表面成骨的影响。方法:选用6只成年健康雄性犬,拔除其下颌尖牙和第1磨牙之间的所有牙齿(3颗前磨牙),并在其相应的拔牙窝位点立即植入奥齿泰GSⅡ种植体各1颗,共计36颗。植入种植体后24h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种植体垂直加载仪每犬左侧3颗种植体由前至后分别加载0,10,......
作者:吴丹;胡娜;李苏伶;王璐 刊期: 2013- 50
-
以有限元法仿真分析闭合式上颌窦提升的黏膜形变
背景:如何避免闭合式上颌窦提升种植治疗中医源性上颌窦黏膜穿孔等并发症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目的:以有限元法比较闭合式上颌窦提升种植治疗中不同上颌窦黏膜厚度对黏膜穿孔的影响。方法: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SHELL63单元中分别建立0.3,0.5,0.8mm厚度上颌窦黏膜与4.2mm直径种植体的有限元模型,模拟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手术抬高黏膜,根据大变形非线性理论计算3种厚度上颌窦黏膜中心VonMis......
作者:刘晓芳;胡玲玲;宋光保;邵龙泉;柳大烈;章锦才 刊期: 2013- 50
-
增生性瘢痕中时序变化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受体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瘢痕的形成和发展相关,而成纤维细胞与瘢痕的增殖、成熟关系密切,但骨形态发生蛋白在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尚少见报道。目的: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4、骨形态发生蛋白7、骨形态发生蛋白IA型受体在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来自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美容整形外科患者的增殖期增生性瘢痕和成熟期......
作者:黄欣;韦海明;梁敏华;麦慧;朱格非;滕晓颦 刊期: 2013- 50
-
电针对骶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容量及其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背景:骶段的脊髓和腰椎病变导致脊髓损伤使骶髓初级排尿中枢受损或其周围神经(副交感和体神经)病变引起逼尿肌无反射,会导致尿潴留,进而导致膀胱组织细胞形态学也发生了病理性变化。目的:观察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穴对骶髓损伤后尿潴留模型大鼠大膀胱容量及其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组,其余制备骶髓损伤模型后随机摸球法均分为模型组、电针穴位组和电针对照点组。模型组大鼠只捆......
作者:李景兴;张泓;艾坤;张雨辰;匡静之;鲍秋影 刊期: 2013- 50
-
计算机三维重构验证Dystrophin疏水区段与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发病
背景: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和Becker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都是dystrophin基因突变所致,但后者临床表型较轻。“阅读框规则”可解释大部分基因型与临床型关系,但累及疏水区段的整码突变也可导致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因此很有必要了解疏水区域在dystrophin中的功能,且这些疏水区段的三维结构及功能在发病机制中所起的具体作用仍未阐明。目的:通过Kyte&Doolittle平均疏水......
作者:梁颖茵;操基清;杨娟;张成 刊期: 2013- 50
-
三维有限元模型力学分析可预测视乳头的形状变化
背景:视乳头形状变化的准确测量及预测是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病程预测的关键,因此高眼压下视乳头形状的测量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视乳头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急性高眼压下视乳头形状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方法:利用前房灌注的方法建立急性高眼压动物模型,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仪获得猫在正常眼压及5320,7980,10640,13300,15960Pa眼压时的断层图片,测量视网膜特征点处厚度的变化;基于正常......
作者:祁昕征;魏超;杨佳燕;穆晶;张昆亚;刘志成;钱秀清 刊期: 2013- 50
-
pIRES 2-BDNF-VEGF 165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背景: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165,VEGF165)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病毒载体临床应用存在安全隐患,利用真核表达载体表达蛋白为解决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目的:构建双基因共表达载体pIRES2-BDNF-VEGF165并对其进......
作者:栗炳南;李卫东;林俊堂;丰慧根 刊期: 2013- 50
-
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隧道扩大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内含有的生长因子能够促进骨-腱愈合,从而减少了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隧道扩大的发生;不同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对骨隧道的扩大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目前尚不清楚何种浓度更佳。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隧道扩大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参照Martinek等的方法进行兔的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在一侧肢体的肌腱移植物给予10mg富血小板血浆凝胶预处理作为观察组,对侧肢体移植物......
作者:李洪秋;阿良;赵忠海;东黎阳 刊期: 2013- 50
-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对应力屏蔽导致的跟腱挛缩形态学影响
背景:跟腱应力屏蔽后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升高,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干预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作用是否会干预跟腱挛缩尚不清楚。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干预应力屏蔽后大鼠跟腱形态学变化,了解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肌腱挛缩中的影响及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对肌腱挛缩的干预作用。方法: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左后肢行跟腱应力屏蔽后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模型组,两组中随机各抽取5......
作者:李萍;赵华昆;马燕红 刊期: 2013- 50
动态资讯
- 1 一定浓度下三氧化二砷对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 2 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与厄贝沙坦的干预效应
- 3 运动加肺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改善
- 4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模拟社会生活的效果分析
- 5 316L不锈钢血管支架材料的电化学抛光工艺
- 6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和异常形态红细胞的变化
- 7 阿尔茨海默病的保护因素--运动和户外活动
- 8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9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单侧置钉修复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 10 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CD34+细胞增殖的影响
- 11 早期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远期残余腰腿痛的影响
- 12 地黄饮子汤配合脑反射治疗老年痴呆症68例临床观察
- 13 C-kit+心脏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研究现状及面临挑战和发展前景
- 14 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创伤局部引流血和循环血中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 15 种植体不同基台连接方式对上颌单个前牙种植修复美学的影响
- 16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 17 复方烧伤膏收敛止痛的疗效观察
- 18 P物质与白细胞介素1β在膝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
- 19 椎间融合器置入前路三节段椎间盘切除修复颈椎病:20例远期随访
- 20 微波辐照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及通透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