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期刊荣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介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本刊栏目设置
专栏、研究与报告_骨与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与报告_数字化骨科、研究与报告_人工假体、研究与报告_脊柱植入物、研究与报告_骨科植入物、技术与方法_骨与关节图像与影像、技术与方法_骨科植入物相关临床实践、综述与专论、循证医学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社征稿要求

  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上传以下完整信息:

  (1)完整的论文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表格及致谢、参考文献等内容。

  (2)本刊要求的辅文内容:文章快速阅读(临床试验流程图,实验流程路线图,技术路线图,研究的创新特点);文题释义(从文章文题中筛选 2 个词进行解释,每条释义 100-200 字);致谢;作者贡献;经费支持;利益冲突;机构伦理问题;知情同意问题;写作指南;文章查重;生物统计学声明;前瞻性临床研究数据开放获取声明;文章版权;开放获取声明等。

  (3)推荐 2-4 位小同行专家审稿人。

  (4)上述文件应在同一文档中,以 word 文件上传。另外,图片应以单独的 300 像素 jpeg 或 tif 形式分别上传。请将组合图分割为独立图片,如图 1A、图 1B 和图 1C,标注适当的图例后分别上传。无需将图片整合入 word 文档中。

  作者“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ORCID)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投稿时应主动提供个人的“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即 ORCID,以便于期刊和数据库准确记录每位作者的发表文献,有利于创建作者个人真实完整的学术履历。作者个人真实完整的 ORCID 会给作者再次投稿发表文章带来怎样的真实可信性。杂志也会服务作者创建个人真实完整的 ORCID。

  撰写文章应遵循的国际论文写作指南向本刊投稿的论文应在撰写过程中遵守 ICMJE 推荐的以下指南,并建议在投稿时提交文章自查清单:

  (1)ARRIVE 指南(Animal Research:Reporting of In Vivo Experiments):适应在体动物实验研究。http://www.nc3rs.org.uk/arrive-guidelines

  (2)CONSORT 声 明 ( 全 称 “ 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适用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报道。该声明允许不同类型医学研究用不同的文章类型进行报告,主要针对两组平行的随机对照试验、整群试验、非劣效和等效性试验、实况试验、中医药、草药干预、非药物治疗、针刺、不良反应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该声明鼓励作者在说明信中完成 25 条清单。另外,文章应将随机对照试验的试验登记号和登记处 放 在 摘 要 的 最 后 一 行 。 详 见 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

  (3)STARD 声 明 ( 全 称 “ 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适用于诊断的精确性研究。详见 http://www. stard-statement.org/

  (4)STREGA 声 明 ( 全 称 “ 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Genetic Associations”):适用于基 因 疾 病 关 联 性 研 究 。 详 见 http://www. strega-statement.org/

  (5)STROBE 声 明 ( 全 称 “ 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适用于流行病学的观察性研究。详见 http://www.strobe-statement.org/

  (6)TREND 声明(全称“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 Designs”) : Wang LS, Zhang N, Wang L, Zhao M.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2019)-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CJTER).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9,23(1):158-164. DOI:10.3969/j.issn.2095-4344.1534 P.O. Box 10002, Shenyang 110180 www.CRTER.org 161 适用于行为和公共卫生干预的非随机研究。详见 http://www.trend-statement.org/asp/

  (7)MOOSE 声明(全称“Reporting Checklist for Authors , Editors , and Reviewers of Meta-analyse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适用于观察性研究的 Meta 分析。详见 https: //www.editorial-manager.com/jognn/account/ MOOSE

  (8)PRISMA 声明( 全称“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is: The PRISMA Statement”) :适 用 于 系 统 评 价 和 Meta 分 析 。 详 见 http://www.prisma- statement.org/

  投稿文章的撰写应遵循 Equator Network(全称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Transparency”, http://www.equator-network.org/)提供的统一写作标准,并建议在投稿时提交文章自查清单及流程图。撰写文章的伦理指南期刊将根据 ICMJE 的有关要求,严格遵守人类和实验动物医学研究的所有伦理原则。对临床研究中更多关于伦理方面的要求,研究建议遵守《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新技术临床研究管理办法》等。

  与医学研究相关的伦理问题要求

  (1)医学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要遵循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相关规定,自觉接受伦理审查和监督,切实保障受试者的合法权益。

  (2)医学科研人员在采集人体样本、数据和资料时要客观、全面、准确;对涉及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要树立保密意识并依据有关规定采取保密措施。

  (3)医学科研人员在涉及人体或动物的研究中,应当如实书写病历,诚实记录研究结果,包括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依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4)医学科研人员在涉及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和已知病原改造等研究中,要树立公共卫生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查和监管。

  (5)医学科研人员在研究结束后,对于人体或动物样本、数据或资料的储存、分享和销毁要遵循相应的科研管理规定。

  (6)医学科研人员在开展学术交流、应邀审阅他人投寄的学术论文或课题申报书时,应当尊重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遵守科技保密规则。

  (7)医学科研人员在引用他人已发表的研究观点、数据、图像、结果或其他研究资料时,要诚实注明出处,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注要符合学术规范。在使用他人尚未公开发表的设计思路、学术观点、实验数据、图表、研究结果和结论时,应当获得本人的书面知情同意,同时要公开致谢或说明。

  (8)医学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过程中,要遵守学术论文投稿、著作出版有关规定。如果未实际参加研究或论文、论著写作,不得在他人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著作中署名。

  (9)医学科研人员作为导师或科研课题负责人,在指导学生或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科研活动时要高度负责,严格把关;对于研究和撰写科研论文中出现的不端行为要承担责任。

  (10)医学科研人员所发表医学科研论文中涉及的原始图片、数据(包括计算机数据库)、记录及样本,要按照科技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存,以备核查。对已发表医学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公开承认并予以更正。

  (11)医学科研人员与他人进行科研合作时应当认真履行诚信义务或合同约定,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申报专利和奖项等时应根据合作各方的贡献合理署名。

  (12)医学科研人员在学术交流、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中要有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避免不实表述和新闻炒作。对于来自同行的学术批评和质疑要虚心听取,诚恳对待。

  对动物实验研究文章中涉及伦理学内容的要求

  (1)医学科研人员在动物实验中需遵循国际实验动物护理和使用指南的建议,即 Weatherall(2006)报告和 NC3Rs 指南。

  (2)文章中需提供批准动物实验的动物伦理委员会机构名称和其批准号。

  (3)本刊对动物研究报告结果“方法”部分的要求为,内容均应描述成“该方案经 XXX 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xxx),实验动物均在麻醉下进行所有手术,并尽一切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疼痛、痛苦和死亡。”医学科研人员在进行动物实验的过程中,如有必要应遵循本刊表格中提供的安乐死方法,见表 1。

  王莉莎,张楠,王蕾,赵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2019 年稿约[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1):158-164. DOI:10.3969/j.issn.2095-4344.1534 162 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

  (4)本刊对动物实验研究文章中数据表述的要求是,文章中用以得到论文结论的数据及方法需要实行数据共享原则,以便他人重复验证研究结果。在投稿时建议提供原始实验数据或在国际数据库注册的 DOI 标识码,以便为审稿人审稿和其他读者阅读时提供参考。

  (5)原始数据中如涉及基因、蛋白质、突变体和疾病内容,需在建议的国际公共数据库注册,并在投稿时提供注册号,本刊建议的国际公共数据库有 Figshare 或 re3data。

  (6)原始数据中如有少量的或特殊的数据,可以作为论文附件在投稿时和论文一起上传,论文发表时将以辅文形式在线出版。

  (7)如果是从其他渠道开放获取的数据,作者必须明确说明数据来源。涉及动物实验研究的文章应遵循 ARRIVE 写作指南(http://www.nc3rs. org.uk/arrive-guidelines),并建议在投稿时提交文章自查清单。

  对临床试验文章中涉及伦理学内容要求

  (1)所有在人体中进行或涉及人体标本试验的研究,均需在招募患者前,在国际认可的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如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www.clinicaltrials.gov)进行注册。文章投稿时需提供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的名称及注册号,并标记于文章摘要中。

  (2)文章中需提供批准此次实验的伦理委员会名称及其批准号。如果文章未体现出伦理审查,本刊将不予接受。文章中还应交代研究过程中是否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期刊对剽窃问题的处理编辑部和编委会将根据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对学术不端问题的处理。COPE 流程图见图 1。

  (1)文章将在投稿后进行一次查重,发表前进行二次查重,两次查重均在 CrossCheck 数据库进行文字查重比对,并会将查重报告返给作者。如果每次查重高于本刊要求标准,文章将进行 3-4 次查重。

  (2)本刊要求论文来自单篇的最高重复率<10%,全文对多篇文章的重复率<30%,不符合要求者必须返修至合格为止。

  (3)本刊针对文章中“重复发表”内容的要求:新发表文章与本课题组或本人过去发表文章比较,新增内容应>50%。

  (4)本刊针对文章引用的要求:论文不得引用被撤稿的文章。

  (5)本刊对学术不端举报的态度:无论是否匿名举报,编辑部均将与作者沟通调查,并最终将处理意见反馈给举报人。

  (6)本刊将采纳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流程图


期刊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发文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往期文章
  • 大连市7~18岁学生1995~2005年肥胖流行情况分析:以皮褶厚度计算体脂含量

    目的:采用皮褶厚度计算体脂含量的方法,了解大连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和流行趋势,为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和制定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①2005-05/06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大连市区的出生并生长的7~18岁汉族学生2474名,其中男生1244名,女生1230名.采用国际通用的人体测量学方法测量纳入学生的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部的皮褶厚度,并通过皮褶厚度推算体密度,计算全身......

    作者:黄文君;杨雯娣;林大鹏;胡建宇;姚玲女;李岩;徐飞 刊期: 2007- 36

  • 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电生理变化探讨

    应用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在国内已应用于临床多年.疗效得到广泛认可,而在电生理观察方面报道不多[1].本文对33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治疗后两周做双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和重复刺激检查,以探讨其变化的意义.......

    作者:赵合庆;吴雪良;戴永萍 刊期: 2002- 13

  • 先天性肌强直24例临床和肌电图分析

    先天性肌强直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其与电压门控氯离子的基因突变有关,以广泛的骨骼肌用力收缩后放松困难为特征.......

    作者:张昆林;沈定国 刊期: 2002- 19

  • 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对牙周膜细胞的影响

    目前研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可分为3类:纳米羟基磷石灰天然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石灰半合成复合材料和纳米羟基磷石灰合成复合材料.文章按照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的分类介绍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学特性,证实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生长,从而修复破坏的牙槽骨,建立牙周新附着.将纳米磷石灰及其复合材料应用于牙周膜细胞,将材料技术应用到牙周细胞的分化、牙骨的形......

    作者:石铁;王泓杰;高秀秋 刊期: 2009- 03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尾壳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尾壳核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5在暨南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完成,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实验组)和京都种威斯特大鼠(对照组)各30只,分别于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测血压并处死,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脑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实验组使用兔抗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多克隆抗体.阴性对照用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替代一抗......

    作者:余菁;沈伟哉;郭国庆 刊期: 2006- 24

  • 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椎骨压缩、弯曲、扭转和抗冲击的力学性质

    背景:课题设计基于前期工作已研究了去势致骨质疏松动物骨的拉伸、剪切、力学性能和粘弹性力学性质的条件下进行.目的:进一步观察正常大鼠和去势后骨质疏松大鼠椎骨的压缩、弯曲、扭转和冲击力学性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1/2007-01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选用280~320g.四五月龄Wistar雌性大鼠8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3只,模型组43只.方法:模型组......

    作者:赵宝林;于涛;陈鹏;马洪顺 刊期: 2008- 33

  • 脑缺血半暗带的磁共振功能成像

    目的系统评价脑缺血半暗带(IP)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以主题词Meta-分析,IP,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检索.结果共检索出36篇文章.有关DWI或PWI与IP的文章19篇,DWI和PWI共同研究IP的文章为两篇,其中18篇为英文,仅1篇为中文.结论尽管DWI和PWI方法有不足之处,但仍为目前显示IP的佳影像方法,敏感性为66%,特异性为83%和84%,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董莘;胡连源;赵志峰 刊期: 2002- 11

  • 光量子氧载体透射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我院近两年来,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光量子氧载体透射治疗急性脑梗塞55例,我们共选择了85例住院脑梗塞患者,治疗组55例(男40,女15)平均年龄65岁,病程4h~14d,平均8d.经头CT除外脑出血.对照组30例,性别、年龄.病情与治疗组无差异性.......

    作者:窦文波 刊期: 2000- 06

  • 电针的不同脉冲电流波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电针的3种不同脉冲电流波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下简称腰突症)的效果.方法将820例腰突症分为电针1组连续波组490例,2组疏密波组220例和3组断续波组110例.各组患者在统一接受针刺治疗后,再分别按组接受不同脉冲电流波形的刺激治疗,终观察不同电流波形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1组为99.80%,2组为96.36%,3组为94.55%;结论电针的连续波是治疗腰突症的佳电流波形.......

    作者:孟庆越 刊期: 2001- 15

  • 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及丹参酮ⅡA的抑制效应

    背景:细胞间黏附分子1作为炎症反应的可靠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认为其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发病过程,但也有报道持相反观点.丹参酮ⅡA是丹参的一种脂溶性提取性,动物实验证明其具有抑制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的作用.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中的作用及丹参酮ⅡA对其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作者:占成业;陶秀良;田橙;熊玮;郑智 刊期: 2005- 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