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腰椎退行性疾病椎旁肌的渐进变化
背景:腰部椎旁肌对于腰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关于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椎旁肌改变的研究越来越多,此类研究对于腰椎椎旁肌康复训练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综述腰椎退行性疾病椎旁肌变化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发展前景。方法:以“腰椎,椎旁肌,腰大肌,多裂肌,横截面积,脂肪浸润,肌肉萎缩,肌电图,MRI,肌肉活检,paravertebralmuscle,psoasmajor,multifidusmuscle,cros......
作者:乔培柳;塔依尔·阿不都哈德尔 刊期: 2014- 44
-
Bennett骨折修复:植入物选择的适宜原则及进展
背景:Bennett骨折的修复是困扰骨科医师的难题之一,临床上Bennett骨折的治疗目前虽有多种的治疗方法,但现阶段尚无被广大骨科医师接受和认同的治疗方案。目的:为临床诊治Bennett骨折提供适合、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b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cn......
作者:孙磊;徐军;田军 刊期: 2014- 44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方法:多模式方案及佳疼痛管理
背景:积极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镇痛可以加快关节功能康复,减少置换后并发症,并提高患者对全膝关节置换技术的整体评价。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中一些常用的镇痛药物和镇痛方法予以简要论述。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1994年至2014年期间有关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方面的文章。中文检索词为“全膝关节置换,硬膜外镇痛、周围神经阻滞、关节局部镇痛、自控镇痛、冷疗”,英文检索......
作者:孙扬;杨明敏;李亦梅 刊期: 2014- 44
-
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规律10年文献分析
背景:目前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以临床观察研究、回顾性研究、临床经验总结为主,在研究设计、病例选择、评价指标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及差异性;其综述类文章作者对参考文献选择的随意性及倾向性很强,且对文献质量未做分析及评估,导致文章的观点存在偏倚及缺乏客观性。目的:通过检索万方、维普、CNKI数据库,探讨近10年文献中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规律。方法:以“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李具宝;熊启良;屈尚可;贺竟哲;邓颖;贾涛;李琰;易红赤 刊期: 2014- 44
-
髓腔解剖交锁与F2L生物型股骨假体全髋置换:中长期随访比较
背景:髓腔解剖交锁股骨假体为圆柱柄,文献报道其临床疗效满意,但也有研究显示有些患者出现大腿痛,骨改建引起的股骨近端骨丢失,以及磨损碎屑相关的骨溶解等。F2L股骨假体为锥形柄,文献报道临床疗效满意,大腿痛的发生率较低。目的:对比观察髓腔解剖交锁与F2L生物型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的中长期疗效。方法:1997年11月至2005年1月采用生物型股骨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60例66髋,52例58髋获得随访。其中......
作者:李永旺;何荣丽;祁辉;张谦;安明;白晓亮;刘海超;李良;马文海;宋兴建;孙俊英 刊期: 2014- 44
-
股骨近端微量元素Zn与骨形态发生蛋白7及Stro-1+细胞的相关性:预测髋关节假体寿命
背景:假体周围微量元素Zn的含量与骨形态发生蛋白7、Stro-1+细胞相关性可能影响髋关节假体的骨融合与生存率。目的:分析股骨近端微量元素Zn与骨形态发生蛋白7、Stro-1细胞的相关性。方法:24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患者,取术中股骨矩开槽时废弃骨块,提取细胞后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14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Stro-1+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培养细胞离心上清液中骨......
作者:傅晓东;王伟力;沈奕;李晓淼 刊期: 2014- 44
-
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应力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背景:目前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退行性等膝关节病变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全膝关节置换,因此有必要对置换后假体周围应力及骨密度变化进行评估。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应力,并连续监测骨密度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20例,置换后12个月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将股骨假体周围分为4个兴趣区,分别为ROI1-4区;胫骨假体周......
作者:臧学慧;孙辉;高立华;丁惠霞;苗贵强 刊期: 2014- 44
-
应用抗凝药条件下全髋关节置换后自体引流血的回输
背景:采用自体引流回血能够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后异体血需求量,而全髋关节置换后应用抗凝药物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目的:观察应用抗凝药物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单侧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进行自体引流血回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结果与结论:置换后,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总失血量和大......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 44
-
单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维持颈椎活动度和稳定性的比较
背景:单节段颈椎病的融合治疗可导致邻近节段运动范围异常加大及退行性表现等并发症。近年来许学者开始探索用非融合技术来替代传统融合治疗。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作为一种新型的前路非融合方案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不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还能使颈椎椎体接近生理性稳定、延缓相邻节段退变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目的:比较单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修复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
作者:王威;王利民;王卫东;谭洪宇;刘屹林;张书豪 刊期: 2014- 44
-
胫骨平台及踝部骨折内外固定后低毒性感染伴窦道形成:口服利福平、环丙沙星加皮瓣移植修复的效果
背景:近年国内外对骨折内固定后低毒性感染的报道有较多的文献,但对术后慢性低毒性感染内固定取出是否是必须的报道不一,没有固定的疗效判断标准,导致治疗方法结论不确切。目的:观察口服利福平、环丙沙星加皮瓣转移对胫骨平台及踝部骨折内外固定后低毒性感染伴窦道形成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及踝部骨折内外固定后低毒性感染患者56例,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环丙沙星+利福平+......
作者:张波;赵金龙;欧阳振;于洋;吴涛;宋永才;李伍健;刘继超;尹伟;杨立峰;刘丰虎;杨斌辉 刊期: 2014- 44
动态资讯
- 1 失语症患者的心理障碍特点及发生机制
- 2 高血压脑水肿时脑血管周围组织通道的功能
- 3 局部注射川芎嗪对大鼠牙移动保持阶段骨保护素的表达
- 4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功能恢复与免疫抑制剂FK506的促进作用
- 5 补气通络方对大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的影响
- 6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后早期介入功能训练对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 7 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变化与椎间盘摘除及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的关系
- 8 含有生肌液的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免皮肤缺损
- 9 小肠黏膜下层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相容性
- 10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11 影响强迫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相关因素
- 12 中药骨补方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及骨密度的影响
- 13 Model 001129角度测量仪信度与效度检验
- 14 血管内超声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中的应用比较
- 15 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上表达黏附分子CD146与细胞的增殖生长状态
- 16 异丙肾上腺素影响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增殖的数量还是能力?
- 17 FasL+组织工程化猪软骨细胞的同种异体移植
- 18 电刺激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后肩痛
- 19 减压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前足筋膜间隙综合征:术后足弓形态及感觉运动功能恢复的评估
- 20 颈神经在椎间孔与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出现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