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石膏外固定修复兔髌骨-腱连接点断裂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背景石膏外固定对髌骨-腱连接点断裂的治疗作用肯定,但相关修复机制一直未有深入研究.目的观察石膏外固定对髌骨-腱连接点断裂修复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切断髌尖与髌腱连接处并切除远端部分髌骨建立兔髌骨-腱连接点损伤模型,实验组在造模的基础上给予石膏外固定,模型组不予固定,分别在造模后2,4,8周取材.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Safranin'O染色和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及其积分吸光度检测均显示实验组......
作者:王靖;张朝跃;谭财福 刊期: 2012- 13
-
正畸力作用下上颌尖牙牙周膜的应力应变分布
背景口腔临床工作者可以根据牙周膜应力分布控制正畸施力的方式和大小,从而优化正畸力系统设计.目的分析正畸力载荷作用下牙周膜的应力应变分布.方法将上颌尖牙牙根近似为抛物线形柱体模型,分析上颌尖牙牙根在正畸力作用下牙周膜应力应变分布.对模型加载、求解,对近似模型在剪力、轴力、弯矩以及扭矩分别作用下牙周膜应力应变分布进行分析,并将计算结果应用到正畸力作用下牙周膜应力应变分析.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显示有限元分......
作者:倪灵;吴杨;戴红卫 刊期: 2012- 13
-
胫骨开槽与环锯法踝关节融合后临近关节退变的比较
背景由于踝关节的特殊解剖结构,踝关节融合的方法较多并各有优势.目的比较胫骨开槽法及环锯法行踝关节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2-02/2011-02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招募的35例行踝关节融合的患者,分别采用胫骨开槽(n=19)及环锯截骨法(n=16)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比较.结果与结论所有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96个月.胫骨开槽方法比环锯法踝关节融合手术时间长(P<0.......
作者:朱法豪;张洪涛;杨惠林;倪莉;程宇;胡海 刊期: 2012- 13
-
鞍区动脉三维可视模型的建立及其解剖结构分析
背景正确掌握鞍区动脉的解剖结构是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手术的关键,鞍区动脉可视模型对医生详细了解鞍区动脉的复杂结构非常重要.目的建立鞍区动脉三维可视模型观察鞍区动脉的相关解剖结构.方法依据1例患者头颅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软件构建三维数字模型,观察鞍区动脉相关解剖结构.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鞍区动脉三维可视模型.该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观察到鞍区的动脉分布和分支,还可显示和了解个性化解剖结构特征.......
作者:武志兵;郭兴;李富德;李和平;李建斌;刘学敏 刊期: 2012- 13
-
锥形束CT测量单侧后牙正锁牙合髁突的体积和表面积
背景髁突是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中心,不对称的咬合关系可能会导致其形态的变化.目的通过锥形束CT测量单侧后牙正锁(牙合)髁突体积和表面积,观察单侧后牙正锁(牙合)对髁突形态的影响.方法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正畸科就诊患者中选取29例成年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为实验组,同期从门诊检查者中选取32例成年正常咬合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无经正畸治疗史.拍摄锥束CT,用Mimics10.0软件对髁突影像进行三维重......
作者:王谋;张定铭;冯刚;周小风;戴红卫 刊期: 2012- 13
-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植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12个月结果随访
背景微创钢板接骨技术的开展及内固定物的改进,为老年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提供了可靠的治疗方式.目的应用间接复位经皮微创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肱骨近端骨折.方法采用肩外侧横小切口经三角肌入路,关节囊外手法将骨折复位后,将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从切口内插入固定技术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39例.置入内固定后应用Neer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功能评定.结果与结论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无再次移位......
作者:孙官文 刊期: 2012- 13
-
静水压对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形态及基质表达的影响
背景:加载在椎间盘上的重力引起的静态压力刺激是椎间盘细胞代谢的重要调节因素.目的:观察静水压对体外单层培养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形态学及基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在静水压加载系统中对体外单层培养的传4代人髓核细胞施以0.3,0.7,3MPa的静压,分别加压30,60,90,120min,以常压0.1MPa为对照.结果与结论:①髓核细胞形态:在静水压干预下细胞体积均变小.0.3,0.7MPa静水压下轻微缩小,......
作者:陈江;柳根哲;徐林;李春根;孙旗;乔卫平;朱志强 刊期: 2012- 13
-
无线血压传感器压力遥测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后内漏的可行性
背景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后内漏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螺旋CT、动脉造影、核磁共振、多普勒超声等,但都是通过影像间接判断的,无法实现对内漏的直接有效检查,存在漏诊、操作复杂、检查成本高、对患者有一定创伤等缺点.目的采用植入式无线血压传感器长期监测腹主动脉瘤修复术后瘤腔内血压,用于诊断是否发生内漏.方法用于腹主动脉瘤修复后内漏诊断的压力无线检测系统由植入式无线血压传感器、能量发射线圈、数据读取器和数据......
作者:翁海滨;郭旭东;王文兴 刊期: 2012- 13
-
MRI扫描及体表简单参数评估绝经妇女肌肉间的脂肪含量
背景绝经妇女常伴有全身肌肉间脂肪增加,国际上可用于测量全身肌肉间脂肪的方法有CT和MRI,但成本均比较昂贵,且CT具有放射性等缺点,不宜广泛应用于临床.目的使用体表简单参数(人体学和血清学指标等)评估绝经妇女MRI扫描肌肉间脂肪含量,以期提高检测效率,节省医疗成本.方法自然绝经的妇女60名,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测量人体学指标(体质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血清学指标(三酰甘油等),使......
作者:闫丹;阮祥燕 刊期: 2012- 13
-
新型内固定物经皮加压钢板微创植入修复股骨颈骨折
背景有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率及翻修率较高.目的观察新型内固定物经皮加压钢板修复股骨颈骨折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加压钢板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24例,记录每例患者的植入后3d疼痛评分、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时间平均6.2个月(2.5~11个月),其中14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半年,骨折已愈合.未发现内固定断裂、再骨折、......
作者:王呈庆;徐耀增;耿德春;陈一南;李荣群 刊期: 2012- 13
动态资讯
- 1 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分析中药微量元素含量与药效的关系
- 2 冠心病患者国产与进口雷帕霉素支架置入后早期康复训练对炎性反应的影响
- 3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骨髓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
- 4 基于超支化聚酰胺胺可生物降解阳离子基因递送系统的构建与体外评价
- 5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 6 急性肺损伤兔肺泡灌洗液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浓度变化与小剂量高渗盐水的干预
- 7 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缝隙连接通讯改变与其凋亡及坏死的关系
- 8 豚鼠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对重复麻醉及不同麻醉剂的反应
- 9 Mkx(Mohawk)在肌腱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与作用
- 10 臂丛置管阻滞辅助异丙酚全麻下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7例
-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性血管生成作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 12 人成骨细胞分化及骨保护素分泌:R-脊椎蛋白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的作用
- 13 生肌膏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 14 痛风症营养治疗21例
- 15 波姆红外光治疗宫颈炎660例一次性治愈疗效观察
- 16 脑卒中偏瘫伴单侧忽略患者的护理方法特征:3例体会
- 17 闭合复位股骨干骨折髓内钉与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骨折稳定性比较
- 18 癌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心理分析及预防
- 19 钢缆内固定锁骨近段和胸骨髓腔修复胸锁关节脱位:解剖与临床
- 20 巨针通督补肾针刺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能力和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