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嗅鞘细胞与脊髓损伤的治疗
嗅鞘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绎胶质细胞,起源于嗅基底膜,分布在嗅球、嗅神经,并可伴随嗅神经轴突迁徙入脑.尽管目前嗅鞘细胞移植技术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已经被大量基础实验证实,并且已经开始了初步的临床试验,但其在移植后作刖的主要机制仍然需要继续探讨.脊髓的再生与修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嗅鞘细胞移植治疗的主要机制、嗅鞘细胞移植时机的选择、嗅鞘细胞纯度对移植效果的影响、嗅鞘细胞植......
作者:秦聪聪;孙天胜;叶超群;王晓伟;程徽;步晓虹 刊期: 2009- 14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蛋白及其功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营养造血细胞,其提供的微环境由其分泌的可溶性物质、细胞表面分子以及细胞外基质组成,这二者中研究较多并且更有现实意义的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物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除了可以分泌一些造血功能必须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1、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4、白细胞介素15、白血病抑制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
作者:马晓伟;马芹颖;王彦永;顾平;王铭维 刊期: 2009- 14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FOXP3 mRNA表达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的关系
背景:转录因子FOXP3是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与FOXP3表达水平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外周血FOXP3mRNA的表达,初步探讨利用FOXP3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临床早期诊断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可能性.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象:选取2001-03/2007-06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
作者:杜欣;耿素霞;翁建宇;陆泽生;吴穗晶;林秋雄 刊期: 2009- 14
-
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0例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目前惟一能根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随着移植技术的日臻完善,有HLA相合同胞供者的年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只需冒较小的近期风险,便可获得治愈疾病的远期疗效.目的:回顾性分析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象:选择2002-02/2007-12在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住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
作者:王兴兵;刘会兰;耿良权;刘欣;杨会志;韩永胜;汤宝林;朱薇波;王祖贻;孙自敏 刊期: 2009- 14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正常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背景:目前的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干细胞移植后改善缺血心肌功能的详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正常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2/08在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完成.材料: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获得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周龄雄性清洁级SD大鼠16只,体质量200~......
作者:王挹青;李远鹏;王淼 刊期: 2009- 14
-
冠状动脉自体骨髓CD34+干细胞移植治疗心绞痛:随机对照临床分析
背景: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骨髓CD34+干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进血管新生作用.经作者查新检索,目前国际上仅有1篇小样本心腔内沣射骨髓CD34+下细胞治疗心绞痛的报道.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CD34+干细胞移植治疗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象:选取2007-07/2008-07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2例心绞痛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移植前1个月内均无急......
作者:王世宏;崔俊玉;路敏;王显;李晓明;谭琛;张健;赵怀兵 刊期: 2009- 14
-
不同细胞饲养层支持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效果比较
背景: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与基质细胞饲养层一样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其中包括起正性作用和负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它们对共培养体系内的干/祖细胞起双向调节作用,但何时表现为抑制性或促进性作用目前尚无定论.目的:分析比较骨髓基质细胞及皮肤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以了解共培养体系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支持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3-08/2004-0......
作者:张宇明;江黎明;熊丹;李庆华;杨志刚 刊期: 2009- 14
-
人脱细胞羊膜对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系细胞分化的影响
背景:成体干细胞在细胞外基质加细胞因子作用下向神经系细胞分化的报道甚少.目的:根据干细胞巢原理,探讨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神经系细胞诱导分化的条件,及其定向分化过程中神经蛋白的表达.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形态学观察及蛋白分子水平检测,于2007-12/2008-04在郑州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材料:产妇自愿捐献的羊膜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提供.维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Sigma公司产......
作者:胡炜;关方霞;杨波;杜英;马建;李祥生;胡祥;焦红亮;李远 刊期: 2009- 14
-
香丹注射液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背景:选择一种高效、细胞损伤低的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方法是其应用于临床的前提.目的:拟采用传统中药香丹注射液联合生长因子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并且与单纯生长因子的诱导作用进行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免疫细胞化学水平的细胞观察实验,于2006-09/2008-04在潍坊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完成.材料:人脐血标本取自潍坊市妇幼保健院,香丹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为丹参素.......
作者:于丽;张炳强;管英俊;张雪莉;马丽;张华芳 刊期: 2009- 14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
背景:体外扩增是目前解决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所面临的单份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数不足问题的丰要手段.已有许多关于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不同细胞因子支持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报道,而单独应用间充质干细胞对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报道仍很少.目的:观察应用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作基质层的体外培养体系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支持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3/2007-05......
作者:袁晓莉;孟恒星;郝牧;李长虹;韩俊领;邱录贵 刊期: 2009- 14
动态资讯
- 1 传统内固定与微创内固定系统置入治疗复杂性膝关节周围骨折:92例回顾性分析
- 2 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白血病
- 3 螺内脂抑制醛固酮诱导大鼠心肌细胞中钙调神经磷酸酶的表达
- 4 优克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性障碍对照观察
- 5 小波域Wiener滤波方法及其在功能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 6 非亲缘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15例
- 7 锥形束CT线性测量头颅骨的精确性
- 8 心理护理对疼痛患者的干预效应
- 9 海上训练指战员心血管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 10 心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 11 III 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气道高反应性与肺功能康复关系研究
- 12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海绵体尿道的可行性
- 13 多枚异形钛网一期后路修复脊柱结核
- 14 经颅重频磁刺激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早期运动皮质兴奋性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 15 高原成年人的体育锻炼行为趋向
- 16 羟基磷灰石复合聚乳酸可吸收螺钉的力学及生物降解性
- 17 含抗生素可活动关节骨水泥对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血沉、C-反应蛋白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 18 植片取材技术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的应用
- 19 脑挫裂伤56例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
- 20 疏筋利节法在脑卒中偏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