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壳聚糖和葡甘聚糖生物膜制备及体外性能
背景: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将壳聚糖和葡甘聚糖共混,可改善二者单独使用某些性能的不足.目的:制备壳聚糖和葡甘聚糖复合生物膜,并评价其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壳聚糖与葡甘聚糖以不同质量比混合,采用流延法制备壳聚糖与葡甘聚糖混合膜,与第6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评价细胞相容性和细胞毒性,测定其体内外降解性能.并观察混合膜对人牙周膜细胞的作用.结果与结论:获得壳聚糖,葡甘聚糖含量分别为3:0,2......
作者:段开文;赵利芬;李承文;陈庆华;马丽丽;李娜娜 刊期: 2010- 21
-
纯硅纳米孔材料AMS-8对溶菌酶的吸附和释放
背景:纳米介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均一可调的孔径分布、规则的孔道结构和较强的吸附性能,是良好的酶固定化载体.目前对AMS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合成和开发新材料方面,而对于生物分子的吸附、释放行为的研究还不多见.目的:筛选介孔材料AMS-8吸附释放溶菌酶的佳条件,观察不同条件对酶吸附量及释放量的影响.方法: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助结构导向剂,水热法合成纯硅纳米孔材料A......
作者:张琪;张卓琦;陈敏敏;孟云君;曹希传 刊期: 2010- 21
-
纳米羟基磷灰石直接盖髓诱导牙本质桥早期形成的可行性
背景:传统的盖髓剂主要是氢氧化钙,强碱性,对牙髓组织刺激性强,不具有长期有效的封闭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氢氧化钙会发生溶解,形成微渗漏,使细菌得以入侵.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直接盖髓诱导牙本质桥早期形成.方法:将深龋去腐质露髓门诊患者98例113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氢氧化钙组用氢氧化钙行直接盖髓,纳米羟基磷灰石组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行直接盖髓,盖髓后6周,6个月和1年对比两组髓腔及根周组织情况.结果......
作者:邱伟;时咏梅;徐进云 刊期: 2010- 21
-
载多烯紫杉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药物稳定性
背景:目前临床使用的多烯紫杉醇注射液多采用吐温80作为增溶剂,容易导致过敏反应,且全身化疗不良反应大.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包载多烯紫杉醇制备的缓释微球进行肿瘤间质化疗可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减轻全身不良反应.目的:制备一种用于肿瘤间质化疗的载多烯紫杉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放及药物稳定性.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投料比载药微球,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表面形态、粒径,高效......
作者:蔡敏娴;陈志奎;林礼务;薛恩生;赖源发;周小玲;杨菁;魏洪芬 刊期: 2010- 21
-
聚碳酸亚丙酯/壳聚糖纳米纤维复合三维多孔支架的构建与性能
背景:聚碳酸亚丙酯(PPC)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但是也存在合成高分子的共性不足即缺乏生物活性.壳聚糖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但力学性能较差,很难保持稳定的高强度三维结构.目的:将壳聚糖纳米纤维与聚碳酸亚丙酯复合,制备具有优异生物活性和良好力学性能的三维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方法:用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PPC多孔支架,再用相分离法原位复合三维壳聚糖纳米纤维制备聚碳酸亚丙酯,壳聚糖纳米......
作者:陈昊东;赵剑豪;曾戎;屠美;查振刚 刊期: 2010- 21
-
液晶/聚氯乙烯复合膜的表面拓扑结构调控及蛋白吸附
背景:蛋白质在材料表面的吸附行为对于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材料表面液晶态结构的引入改善了纯基材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目的:利用仿生学原理,模仿生物膜表面的液晶结构形态,制备液晶,聚氯乙烯复合膜.通过不同温度的热处理诱导液晶畴的尺寸及排列,以调控液晶,聚氯乙烯复合膜表面拓扑结构.方法:称取一定量的聚氯乙烯及液晶化合物胆甾醇三缩四乙二醇碳酸酯,分别溶于四氢呋喃中配制成溶液,再按......
作者:陈海丰;曾戎;屠美;赵剑豪;周长忍 刊期: 2010- 21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缓释体影响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的表达
背景:目前,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否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及活性,从而抑制溶骨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缓释体在大鼠皮下气囊中的分子生物学反应,探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抑制骨溶解生物活性的可能机制.方法:于鼠背部皮下注射过滤后的空气3mL,每2d1次,共6次.1周后,20只SD大鼠按注射成分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于囊腔内注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缓......
作者:陈明;舒勇;韩智敏;段满生;张志宏;闵燕 刊期: 2010- 21
-
人转铁蛋白修饰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
背景:对抗肿瘤药物靶向治疗和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产生的问题,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经改性,偶联人转铁蛋白,生成的人转铁蛋白修饰载药纳米粒,可用于靶向肿瘤药物载体.目的:制备人转铁蛋白修饰的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并进行表征鉴定,检测其表面蛋白活性.方法:采用优化的微乳化-离子交联方法制备包覆阿霉素的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粒,以水溶性碳二亚胺为交联剂,将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与人转铁蛋白连接,制备出人转铁蛋白修......
作者:钟珍;苏科;周汉新;李富荣;齐晖 刊期: 2010- 21
-
壳聚糖-肝素静电自组装多层膜在钛表面进行的生物化修饰
背景:基于聚电解质阴阳离子交替组装的静电自组装技术可在温和、简单、易控的条件下实现多种生物大分子在材料表面的固定,已成为生物材料表面设计的重要手段.目的: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壳聚糖和肝素固定在钛表面,实现钛表面的氨基多糖生物化修饰,构建一种钛种植体材料的新型生物化表面,以改善钛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首先采用NaOH处理钛基材,获得多孔、负电荷的钛表面;然后吸附一层正电荷的聚赖氨酸;后,......
作者:舒瑶;李全利;欧国敏;宫苹;邹敬才 刊期: 2010- 21
-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9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多孔支架修复桡骨缺损的比较
背景:课题组采用新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表达手段,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高效、方便、安全等优点,可作为进入临床基因治疗应用的潜在有力手段.目的:比较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Adv-hBMP-9)与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Adv-hBMP-2)分别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多孔支架材料修复重建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成3组,制成双侧桡骨中段13mm骨缺损模型.分别植......
作者:卢小娟;赵迎泽;文巍;张婷;陈恒君;周炜;冯涛;康权 刊期: 2010- 21
动态资讯
- 1 脂质体介导核因子кB诱捕物寡聚脱氧核苷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炎症因子mRNA表达和肝损伤的影响
- 2 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的时机选择
- 3 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复合脱钙骨支架材料修复尺骨缺损:CT扫描及组织学检测
-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织损伤的线粒体转移机制
- 5 血栓前状态指标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 6 人工骨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力学特征
- 7 社会支持与在校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关系
- 8 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调查
- 9 帕金森病患者工作记忆检查结果分析
- 10 老年退伍军人1677例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 11 胰岛素抵抗慢性移植肾失功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12 平衡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装置的有限元分析
- 13 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与血脂代谢异常
- 14 合并脑损伤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血清含量及在骨折位点的表达
- 15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延缓大鼠失神经肌肉的萎缩
- 16 中、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保留患者排便功能的可行性探讨
- 17 MRI对膝关节骨损伤诊断及其功能恢复的评估作用
- 18 金属植入物及Ⅰ型胶原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自体骨移植后脊柱融合效果的相关性
- 19 干细胞在脑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
- 20 毫米波、高压氧对红细胞、淋巴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