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生物固定型股骨柄假体的几何系统设计
生物固定型股骨柄假体要达到取代病变骨组织、完成被替代部分的动力学功能的目的,就必须要求假体在结构设计上达到两个指标要求,即:与股骨髓腔良好的结构相容性(假体与股骨良好的匹配、稳定密合)和与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相容性.股骨柄假体几何设计体现了临床解剖学、统计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及计算机虚拟设计与分析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对设计者综合知识要求较高.股骨柄假体的几何设计是设计与评价相结合的并行工程,系统的思路......
作者:王彩梅;周学玉;贺靠团 刊期: 2006- 33
-
血清拟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动态监测对原位肝移植后肝脏成活及其功能的评估
目的探讨血清拟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在原位肝移植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3-01/2005-01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的原位肝移植患者6例,均为男性;年龄32~65岁.其中4例为肝炎后肝硬化,2例为血吸虫性肝硬化.术前、术中及术后3d进行血清拟乙酰胆碱酯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选择正常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2例,对照组及其他患者于早晨空......
作者:吕娇凤;张秋英;甘文;姚全良 刊期: 2006- 33
-
四硫钼酸盐对大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抑制
目的:观察铜鳌合剂四硫钼酸胺对大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和血管壁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心血管内科实验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血浆铜蓝蛋白(50±5)%水平组、血浆铜蓝蛋白(20±5)%水平组、未服药组,10只/组.以未服药组右侧颈总动脉作为空白对照.②以血浆铜蓝蛋白水平作为铜水平的代表,基......
作者:周景昱;贾国良;张荣庆 刊期: 2006- 33
-
壳聚糖对肝素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背景:壳聚糖、海藻酸钠是良好的天然的微胶囊制备材料,在组织工程中应用广泛.本课题组以往制备的抗凝血材料主要是运用材料的惰性以及模仿血管内壁的液晶态,而本实验是在此基础上,利用低分子肝素的生物抗凝活性及其他特异性能,对肝素进行微胶囊化,以期使肝素在体内的释放达到一种缓释的效果.目的:以天然的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微胶囊的包囊材料,对低分子肝素进行微胶囊化,以保证肝素在体内的稳定性,分析壳聚糖含量对肝素微......
作者:丁珊;李立华;周长忍 刊期: 2006- 33
-
多细胞生长因子联合作用软骨块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
目的:观察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β1-转化生长因子和骨诱导形成蛋白-6多种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构建改良纤维蛋白胶支架软骨膜块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6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及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采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9只,其中3周龄新西兰大白兔1只,余均为3个月龄左右.取3周龄新西兰大白兔自体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后移植于改良纤维蛋白原支架上......
作者:朱立新;靳安民;李奇;林荔军;池达智;闵少雄 刊期: 2006- 33
-
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培养基先后作用培养建立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克隆的实验
背景:体外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是干细胞实验研究中很值得关注的问题.目的:观察应用含有不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的有效方法.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材料:孕14dSD大鼠10只,DMEM/F121: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巢蛋白抗体IgG,β-微管蛋白Ⅲ抗体IgG,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IgG,生物素标记二抗和三抗、异硫氰酸荧......
作者:庞栋;羊惠君;胡火珍;曾祥福 刊期: 2006- 33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内皮细胞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后的成骨特性
目的:观察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内皮细胞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中心实验室完成.①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②取传两三代细胞分组分别进行如下操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仅应用基础培养液(DMEM-LG培养基、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常规培养;骨髓间充质于细胞成骨诱导组在基础培养液中加......
作者:孙源;吴子征;林红;陈瑜;董健 刊期: 2006- 33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与反应停的干预
目的:评价反应停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并测定反应停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03-02/2006-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21例,男8例,女13例;年龄49~78岁.按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11例,服用反应停,先从100mg/d(分为两次服)开始、1周后逐渐增加剂量至400~600mg/d;对照组10例,服用康力龙6mg/d......
作者:莫汉有;蒋静子;覃泱;莫东华;周润华 刊期: 2006- 33
-
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钛合金表面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
背景:射频磁控溅射是在陶瓷(金属)基体上制备金属(陶瓷)涂层的成熟技术,具有基体温升低、沉积速度快、涂层成分均匀、性能稳定、结合强度高等优点.目的:探讨磁控溅射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组织结构以及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性能.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试样基体为30mm×30mm×3mmTi-6Al-4V板材;JGP500超高真空多靶磁控溅射仪.方法:实验于2003......
作者:林东洋;赵玉涛;张钊;施秋萍 刊期: 2006- 33
-
去抗原异种松质骨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的可行性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与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培养进行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为骨组织工程中生物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05在教育部省部共建新疆民族与地方高发病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取新生小牛股骨下端松质骨,锯成15mm×5mm×5mm大小骨块,经1∶1氯仿,HCl,H2O2和PBS+NaOH+NaN3混合液等物理化学处理,制成去抗原异种松质骨载体.②选用清......
作者:刘维钢;史晨辉;孙建华;董金波;杜靖远;郑启新;郭晓东 刊期: 2006- 33
动态资讯
- 1 椎板单开门成形回植在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中的应用
- 2 间隙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3 生黄合剂对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ax、bcl-2 mRNA的影响
- 4 脑外伤后功能结局判断和评估
- 5 壳多糖与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修复创面愈合的评估
- 6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LMTK2与MSMB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易感性
- 7 海水浸泡创伤皮肤软组织病理变化特点及对组织移植修复伤口的研究
- 8 北方汉族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Ⅱ类基因的关联: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 9 主要头影测量指标评价Ⅱ类错治功能矫治效果
- 10 纳洛酮对吗啡依赖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及戒断症状的影响
- 11 镁合金材料与人内皮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 12 脑溢血患者30例康复治疗
- 13 碳纳米管增强型天然复合材料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副神经缺损
- 14 Fe3O4磁性微粒的制备及表征
- 15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B细胞淋巴瘤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mRNA表达的影响
- 16 巴戟天对骨质疏松破骨细胞表面Ⅰ型跨膜受体蛋白的影响
- 17 ARNT基因失活小鼠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18 红花黄色素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影响
- 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的诱导及分化
- 20 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