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2017年第36期文章
  • 膝关节粘连:治疗和预防研究新进展

    背景:膝关节粘连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日常生活,而传统的治疗方式疗效有限.降低膝关节粘连发生率是提高手术预期疗效的关键,也是临床医学上需要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的:对膝关节粘连的各类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近10年的研究成果,为防治膝关节粘连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查找2006至2016年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tissueadhesions,arthrofibros......

    作者:吴海啸;王鹏;张超;Egiazaryan KA;Ratyev AP;Melnichenko SY;Kuzin VV;Skoroglyadov AV 刊期: 2017- 36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相关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背景: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骨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增加骨形成,刺激成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限制和减少骨吸收的破骨细胞的分化,目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机制研究已进入火热阶段.目的:综述近年来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相关骨代谢指标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PubMed数据(http://www.ncbi.nlm.nih.gov/Pu......

    作者:冬梅;武剑;韩杏梅;金淑霞 刊期: 2017- 36

  • 环状RNA研究的新进展

    背景: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的RNA,与线性RNA不同,它形成共价闭合的连续环,并且在真核转录组中高度表达.它的生物学功能被忽视多年.近的研究已经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了数千种内源性circRNA.目的:综述circRNA的形成、性质、功能,以及在疾病中的潜在意义.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circRNA的文......

    作者:程涵蓉;何少茹;吴本清 刊期: 2017- 36

  • 建立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动物模型

    背景:大部分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者由于拔牙、种植等颌骨创伤引起,创口不愈合,并发感染流脓,疼痛不适,终死骨形成,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建立成熟稳定的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动物模型,观察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组织病理学特点,为进一步探讨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实验组腹腔注射唑来膦酸(0.2mg/kg),每周3次持续12......

    作者:吴世超;王颖姝;轩宾;张健 刊期: 2017- 36

  • 不同位置脑损伤模型大鼠坐骨神经的再生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创伤性脑损伤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再生,这可能与减少神经断端胶原瘢痕形成有关.目的:观察不同位置脑损伤对大鼠同一侧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影响.方法:将99只SD雄性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单纯右侧坐骨神经损伤组(A组)、右侧坐骨神经损伤并右侧脑损伤组(B组)、右侧坐骨神经损并左侧脑损伤组(C组).全部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完全切断,显微镜下吻合,B组同时采用Feeney方......

    作者:马建军;何新泽;王浩琪;孙勃;高云峰;付士杰;王培 刊期: 2017- 36

  • C57小鼠骨质疏松症伴颅骨极量缺损模型的建立

    背景:双侧卵巢切除法就被作为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建立的常用方法之一,目前对于C57小鼠骨质疏松症伴颅骨极量缺损的模型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建立骨质疏松症伴颅骨极量缺损的C57小鼠动物模型.方法:选用8周龄C57雌性小鼠36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组(模型组),另一组切除双侧卵巢附近与卵巢质量接近的脂肪组织建立对照组(对照组);造模后6周分别取2组小鼠股骨进行Mic......

    作者:罗道文;黄馗;王雷;罗世洪;饶鹏程;肖金刚 刊期: 2017- 36

  • 狐、猪、羊眼外肌被动力学行为的比较

    背景:眼外肌控制眼球的运动,其力学行为是研究眼球运动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目的:分析不同眼位哺乳动物的眼外肌力学性能的异同.方法: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Instron5544材料性能试验机,对狐、猪和羊3种哺乳动物的眼外肌试件进行了相同载荷水平的单轴拉伸实验,并拟合实验数据得到了各眼外肌的Ogden超弹性模型.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得到的这3种不同动物眼外肌的被动力学行为.结果与结论:①......

    作者:白雅嘉;高志鹏;陈维毅 刊期: 2017- 36

  • 建立冠状动脉A型病变患者个体化冠状动脉有限元及3D模型

    背景:计算机有限元分析可利用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心脏的模拟建模,建立心脏的完整模型,建立好的模型通过计算机处理可行液固耦合,了解冠状动脉的血流变情况.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冠状动脉A型病变患者心脏及冠状动脉有限元模型,并进行3D打印,为进一步模拟临床介入手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3例冠状动脉A型病变患者从主动脉弓至心尖行MRI扫描,将图像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7.0软件中,......

    作者:汉迪;王悦喜;阿荣;张迎军;王春燕 刊期: 2017- 36

  • 猕猴急性脊髓全横断损伤血清的代谢组学分析

    背景:脊髓损伤通过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可用于发现和识别代谢物变化,分析其与脊髓损伤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并进一步探讨继发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和机制.目的:检测分析猕猴脊髓全横断损伤后血清代谢物变化,探讨其与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程的关系,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对5只成年猕猴脊髓全横断损伤前1d(正常对照),损伤后3h(超急性期)及3d(急性期)血清进行气相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非靶标检测,......

    作者:唐涛;程建华;杨树广;高健;黄涛;王滨;董芳霆;刘少君 刊期: 2017- 36

  • 新生小鼠皮肤发育与毛囊发生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分期

    背景:虽然小鼠皮肤在胚胎期的形态学形成和生长发育的规律己有较多报道,但对出生后小鼠皮肤发育与毛囊发生的组织形态学演变过程的差异性尚未被完全揭示.目的:分析新生小鼠皮肤发育与毛囊发生的组织形态学变化过程及其规律.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技术,应用ImageJ软件测量分析小鼠出生后第1-12天背部皮肤厚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毛囊的组织形态结构,统计毛囊及“囊泡样”结构的数量;根据毛......

    作者:施恩;刘英芹 刊期: 2017- 36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