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骨科临床中的关节腔内用药:特点与价值
背景:关节腔内用药作为骨科领域一种较为常见的用药方法,疗效显著,同时存在一定并发症。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患者对手术恐惧的心理,可以作为一种保守治疗手段,但也有些专家认为由于药物注射时无菌条件限制,关节腔内注射药物会增加关节内感染的概率而持反对意见。目的:总结近年来通过关节腔内给药方式使用的药物、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并阐明关节腔内给药在骨科相关领域的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及万方中文系列......
作者:马金辉;孙伟;高福强;王云亭;李子荣 刊期: 2014- 31
-
股骨髁骨折植入物内固定后的生物力学变化
背景:髁上骨折、髁间骨折常因粉碎不稳定和波及关节面,临床处理相当棘手,常见的并发症有骨延迟愈合、骨不连、断钉及断板等,骨折内固定方法繁多,但合理选择内固定方式对骨折修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的:着重从骨折分型、骨愈合、功能恢复及生物力学等方面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对于股骨髁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4年4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不同内固定方法修......
作者:谭林强;崔泳;张华 刊期: 2014- 31
-
踝关节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研究的临床转化
背景:踝关节是人体的负重、足部压力的缓冲和人体与地面接触的枢纽,极易受到损伤;骨科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不断成熟和发展,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踝关节生物力学并研究临床疾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讨踝关节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86年1月至2014年3月关于踝关节有限元的文章,以“踝关节、有限元、......
作者:郭鹏超;王成伟 刊期: 2014- 31
-
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骨转移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背景:骨转移癌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大手术是血栓形成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术后预防性抗凝尚无标准化的方案。目的:比较骨转移癌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行开放手术治疗的73例脊柱、骨盆及下肢的骨转移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使用药物将患者分为低分......
作者:齐典文;张国川;扈文海;胡彤宇;郭昶志;赵茗;钟志伟 刊期: 2014- 31
-
髋关节翻修术中冰冻病理切片与99Tcm三相同位素骨扫描共用诊断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背景:常规血清学、影像学和实验室诊断方法诊断假体周围感染难以达到理想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尤其对于假体置换后晚期假体低毒性感染性松动和无菌性松动之间的鉴别诊断还缺乏普遍接受的诊断标准。术前、术中和术后多种诊断方法的联合运用对于明确感染诊断和制定手术翻修策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初次髋关节置换后翻修术前和术中联合运用99Tcm三相同位素骨扫描和冰冻病理切片多形核白细胞计数方法诊断髋关节假体......
作者:张炅;王毅;冯建民;宋艳艳;刘志宏;何川 刊期: 2014- 31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融合治疗颈椎病:中短期疗效的比较
背景:近年来,以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为代表的非融合技术不断改进,在重建受累节段间盘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使得术区节段颈椎结构显著接近天然生理系统所要求的动静态负荷应力分布,在保护退变节段椎间小关节及邻近节段颈椎结构功能及维持颈椎动态稳定性方面作用显著,表现出较节段融合技术明显的方法学优势。目的:评价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与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间盘退变性脊髓或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作者:高明勇;陶海鹰;卫爱林;贺斌 刊期: 2014- 31
-
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修复退变性骨关节炎:髌软骨退变等级对疗效的影响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中是否置换髌骨以及髌骨软骨对疗效的影响还存在争议。目的:评价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行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前痛发生率、临床功能及髌骨软骨退变等级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采用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治疗162例(162膝)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髌骨软骨退变等级采用Outerbridge分级标准、置换后膝前痛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分、临......
作者:徐超;侯彦杰;伊力哈木·托合提;关振鹏;李山珠;王鑫 刊期: 2014- 31
-
外侧与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2年随访
背景: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进行髋关节置换后临床疗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差别较大。目的:观察外侧与后外侧手术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评价随访2年髋关节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阳江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93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依患者手术入路情况分为外侧手术入路组(45例,60髋)及后外侧手术入路组(48例,60髋)。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得到较好的随访,平均随访2年,2组患者在手......
作者:郑开达;何鹏;荣锡沧;黄文汉;姚子龙 刊期: 2014- 31
-
连续髂筋膜阻滞和硬膜外阻滞下行全髋置换后镇痛的比较
背景:硬膜外持续镇痛曾被认为是下肢术后镇痛的金标准,其效果确切,全身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上普遍采用。但此法有低血压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且患者在术后常规需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有增加硬膜外血肿的可能性,限制了硬膜外镇痛的临床使用。目前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技术的相关研究报道甚少。目的:评价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和连续硬膜外阻滞两种不同镇痛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后镇痛效果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
作者:孙晓娟;张红星;董补怀;李靖;吴绪才;肖莉;张晗;蔡亮;王强 刊期: 2014- 31
-
初次与二次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后的早期疼痛:回顾性对照分析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为严重膝关节疾病患者解决了极大的痛苦,临床疗效已得到公认。临床上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两次手术临床镇痛方案的制定尚缺乏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目的:比较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中初次与二次手术后早期疼痛的差异,为临床镇痛方案提供证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进行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的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患者初次与二次手术后24,48,72h的......
作者:孙久一;周义钦 刊期: 2014- 31
动态资讯
- 1 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在后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价值
- 2 手法配合上田敏颈部回旋运动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观察
- 3 不同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与生长激素水平的变化
- 4 皮肤细胞悬液移植的基础研究:人黑素细胞膜片体外附着生长观察
- 5 黄芪甲甙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种造血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 6 肾俞穴针刺的力反馈研究
- 7 不同种类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MR成像
- 8 体外冲击波重建骨组织结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9 彩色图片见内文见4277页
- 10 老年人头发无机盐含量分析
- 11 脑血管支架置入后凝血系统和细胞因子的变化
- 12 透明质酸促进猪皮肤创面愈合的形态学研究
- 13 皮-肌反射变化对节段性按摩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评定
- 14 不同培养条件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 15 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组织工程化神经植入犬体内的慢性生物相容性
- 16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修复老年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及并发症评估
- 17 外科领域的生存质量研究
- 18 男性服刑人员个性及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19 高压氧对老年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20 尼古丁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脑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多巴胺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