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2016年第22期文章
  • 股内侧肌入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全膝关节置换与传统方案的对比

    背景:临床对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案,但传统术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可能会导致假体早期失败的出现。目的: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选择股内侧肌入路,并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探讨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的不同之处。方法:纳入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给予传统全膝关节置换和股内侧肌入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作者:刘鹏;刘平平 刊期: 2016- 22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是否放置引流管:随机对照试验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作为膝骨关节炎晚期患者缓解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的终修复方案,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置换后放置引流管与否一直存在很大争议。目的:比较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腔内放置引流管与否的修复效果差异。方法:选择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引流组在关闭切口前放置引流管,非引流组则直接关闭切口不放置引流管。分别记录2组置换前及置换后1,3,7d血红......

    作者:任国清;刘红云;滕学仁;张海宁;卢菁 刊期: 2016- 22

  • 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置换后3 h夹闭引流管对膝关节单髁置换失血量的影响

    背景:单髁置换已经成为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主流术式,但仍然存在出血过多导致置换后输血的问题,从而增加输血率、住院费用及输血并发症,而氨甲环酸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否有效减少单髁置换中的出血量意义重大。目的:探究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在膝关节内侧间室单髁置换中减少围手术期失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关节外科......

    作者:曾兵;刘刚;贺志盛;郑连杰;荆丰博;吕浩 刊期: 2016- 22

  • 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前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分析

    背景:骨质疏松对全膝关节置换大的危害在于围手术期及远期假体周围骨折。然而受限于骨关节炎患者通常不伴有骨质疏松的传统观念,国内临床尚未对全膝关节置换前的骨质疏松情况给予足够重视。目的:分析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前骨质疏松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81例(81膝),置换前均行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检查。分析置......

    作者:任志帅;程招军;孙和军;孙振辉;崔子健;张黎龙;林雍智;张仁赞;彭兵;张学利 刊期: 2016- 22

  • 延伸后路钉棒内固定修复青年型胸腰椎单纯屈曲压缩性骨折:改善矫形复位效率

    背景:青年型胸腰椎单纯屈曲压缩性骨折采用后路伤椎置钉复位方案能够从后方进行力学作用承载从而有效复位,但是由于青年人的骨质特点,后方作用力不能有效撑开前、中柱,提高修复手术时后方复位效果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延伸后路钉棒置入内固定修复青年型胸腰椎单纯屈曲压缩性骨折的复位重建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青年型胸腰椎单纯屈曲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延伸后路钉棒......

    作者:邹守平;谭小云;黄强;卢道云 刊期: 2016- 22

  • 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修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活动度对比

    背景:以往研究中,关于颈椎后路单开门及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修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大多仅从神经功能及临床相关指标上入手,缺乏一定全面性。目的:基于颈椎活动度探究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修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12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开门组与双开门组,每组60例。单开门组给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双开门组给予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对比......

    作者:梁和胜;肖立军;邓德礼 刊期: 2016- 22

  • RTS和SEXTANT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椎体复位高度比较

    背景:目前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应用趋于广泛,但在胸腰椎骨折的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中,因后路撑开复位装置的缺乏或复位力量较弱的缺陷,导致对伤椎的复位较差,为改进这一缺陷,对经皮椎弓根螺钉进行了改进,以期能够达到理想的复位效果。目的:以伤椎复位高度的角度对比RTS和SEXTANT两种经皮椎弓根螺钉修复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分别采用2种经皮......

    作者:赵刚;周英杰;王许可 刊期: 2016- 22

  • 新型Zero-P与cage钛板椎间融合器修复颈椎病:早期稳定性对比

    背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修复颈椎病效果显著,但有颈椎不稳、融合率低等缺点,cage钛板融合器可以弥补这些缺点,但仍有颈前异物感、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发生。一种新型兼有支撑、固定节段椎体的一体式椎间融合器Zero-P广泛在临床应用。目的:观察使用新型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修复颈椎病的早期稳定性,并与cage钛板椎间融合器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10年8月......

    作者:许艺荠;张雪松;孙太存;荆丹峰;陈海宁;崔学文 刊期: 2016- 22

  • 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修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Cobb’s角及伤椎高度随访

    背景:胸腰椎由于特殊的生理解剖位置,骨折发生时脊柱的稳定性状态十分复杂,要确定脊柱稳定性具有一定的难度,应该根据其个体化情况,探寻更加有效的内固定修复方法。目的:随访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患者的Cobb’s角及伤椎高度变化,并与前路椎板减压内固定进行对比。方法:纳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

    作者:李军;王永胜;封挺;王波;邱健钊 刊期: 2016- 22

  • 松质骨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背景:在不同的金属内固定材料置入人体之后,在早期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组织炎性反应等。如果相应的材料生物相容性不佳,则容易导致炎性反应时间的延长等。目的:分析松质骨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纳入6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29例实施松质骨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保守治疗。治疗后......

    作者:徐孟凡;庄焕雄;麦胡强;陈仕雄 刊期: 20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