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益气活血中药薰洗并向心性手法按摩缓解脑卒中肢体痛
脑卒中后肢体疼痛,多属中医痹症范畴.中医认为是由于寒、瘀、痰凝于经络局部关节,气血运行不利,脉络痹阻所致.采用痹症常用外治方法中药薰洗和手法按摩治疗可以获得一定疗效.以益气活血通络中药薰洗并向心性手法按摩治疗脑卒中肢体痛患者30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03- 13
-
中药烫疗配合早期运动疗法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作用
针对患肢有血液循环障碍及易出现患肢的肌张力过高和肌挛缩的特点采用中药烫疗疗法治疗,同时开展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治疗,有效地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运动障碍.......
作者:王恰如;刘泰;甘照儒;邱潇娴;刘海兰 刊期: 2003- 13
-
脑卒中瘫痪患者健、患侧输液对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瘫痪肢体输液对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患侧组,健侧组,每组60例,患侧组采用瘫痪上肢进行静脉输液,健侧组采用健侧上肢静脉输液.对两组患者采用Brunnstrom评定法评定上肢运动功能.结果输注7d两组间相比,上肢运动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输注20d两组间上肢运动功能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患侧肢体输液不仅加重患......
作者:秦燕 刊期: 2003- 13
-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探讨
目的评价电刺激小脑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97例,其中合并抑郁患者41例,分综合治疗和药物治疗组;其他56非抑郁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量表评定及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测定的方法对电刺激小脑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后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评价,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及脑卒中非抑郁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综合治疗组治疗后HAMD分数为10±8,药物治疗......
作者:刘竞丽;李劲频;董为伟 刊期: 2003- 13
-
内脏不适与甜味刺激对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激活的相互作用
目的观察内脏不适刺激和甜味觉刺激单独给予和先后联合给予对脑干孤束核(nucleustractussolitarius,NTS)中相关神经元的激活作用,为内脏感觉和味觉在NTS中的信息处理提供形态学方面的资料.方法SD雄性大鼠16只,以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4种不同方式的刺激,即处理组T1:胃内灌注LiCl+口内灌注糖精(I/GLiCl+I/OSac);T2:胃内灌注LiCl+口内灌注蒸馏水(......
作者:蒋恩社;闫剑群;宋新爱 刊期: 2003- 13
-
糖尿病患者诱发电位的反应与临床参量的关系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DM)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事件相关电位(ERP)的表现与临床参量的关系.方法用NicoletVikingTV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30例2型DM患者(DM组)及年龄和性别与之匹配的本院医务人员正常人30例(对照组)进行VEP,BAEP,SEP,ERP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DM组的EP表现及其与临床参量(病程......
作者:陈薇;陈璇;陈慎仁;吴静珊;刘兴材;洪标荣;陈立曙;郑惠纯;林冰雄;许琪 刊期: 2003- 13
-
针刺对面神经再生逆行轴突转运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面神经逆行轴突转运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针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同龄成年健康的新西兰兔18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8~2.8kg.均在30mg/L的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下,分离暴露面神经上颊支,在手术放大镜下切断神经,用硅胶管将两断端嵌入并缝合固定,形成再生室.术后动物根据体重和雌雄,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只,每组的90只又以随机数......
作者:吴滨;高炳庆;何竞;李春华;刘屹 刊期: 2003- 13
-
人脑小动脉玻璃样变细胞外间质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对8例老年脑小动脉玻璃样变病例的小动脉管壁结构进行了研究,探索老年微小血管玻璃样变性的发病机制.方法尸解材料来自8例经HE染色鉴别具有脑内小动脉玻璃样变的病例(Binswanger病3例,多发性脑梗死5例).男6例,女2例,年龄66~99岁.对照组:8例,均无脑病理学改变,男5例,女3例,4例死于心脏病,4例死于恶性肿瘤,年龄28~80岁.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胶原I、II、IV、......
作者:张微微 刊期: 2003- 13
-
反复经颅磁刺激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动物实验中的作用效果,探讨rTMS的安全性.方法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6只,雌雄各半,体重250~300g,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低频磁刺激组(TMS1)和高频磁刺激组(TMS2).行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和重复高频经颅磁刺激后,对接受不同的刺激频率和刺激量组经颅磁刺激大鼠的行为、组织病理形态学、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作者:王晓明;龙存国;吴碧华;张国元;李秋茹;赵小琼;郑霞清 刊期: 2003- 13
-
克隆IN-1重组单链抗体基因与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IgMG型的IN-1的基因进行改良,以得到IN-1重组单链抗体(scFv)cDNA基因片段为促使受损的中枢神经再生和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开辟一个崭新途径.方法宿主菌为大肠杆菌DH5a,克隆质粒为pUC18.参照genebank中发表的IN-1抗体的轻链重链序列,重新设计适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目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双链分成35个小片段合成,经退火、复性连接成目的片段后,克隆到经......
作者:公茂青;周力;王勇;刘可瑜;王运杰 刊期: 2003- 13
动态资讯
- 1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辅助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 2 纤维连接蛋白表面修饰后聚酯纤维韧带细胞相容性的变化
- 3 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探讨
- 4 增加颅骨牵引物质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 5 建立椎动脉急性血栓栓塞犬模型:微球囊导管临时隔截取栓
- 6 大鼠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葡萄糖转运体表达和定位的免疫组织化学证据
- 7 显微外科技术在截肢术和保肢术中应用
- 8 肌内效贴结合淋巴引流手法治疗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肿胀
- 9 运动和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与预防的相关探讨
- 10 人胎儿肝脏来源C-kit+细胞的特征
- 11 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双相磷酸钙人工骨移植脊柱后外侧融合:组合磁场的辅助作用
- 12 第2代和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iRNA谱的比较
- 13 军队离退休干部抑郁状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
- 14 帕金森病的药物疗法
- 15 牙体缺损修复中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的应用价值
- 16 生后早期听觉经验对小鼠声调分辨行为的影响
- 17 溶血磷脂酸受体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
- 18 氮化纯钛颈椎植骨融合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测试
- 19 补肾活血方对去卵巢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垂体雌激素受体amRNA表达的影响
- 20 膝关节粘连:治疗和预防研究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