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2004年第17期文章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2在糖尿病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背景:创面愈合是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近期研究表明慢性刨面愈合延迟往往与一些特定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表达失调有关.目的:研究活化的MMP(activematrlxmetelloproteinase,aMMP)-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s,TIMPs)在糖尿病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的......

    作者:牛轶雯;陆树良;青春;葛奎;戎柳;王敏骏;廖镇江 刊期: 2004- 17

  • 增生性瘢痕血管形成抑制作用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分子克隆与真核表达

    目的:克隆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全长cDNA,建立稳定表达人PEDF分子的哺乳动物细胞系.方法:RT-PCR获取人PEDFcDNA,序列测定后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中,用脂质体转染入HepG2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系,用RT-PCR与Westernblot分别检测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PCR扩......

    作者:张阳;鲁开化;郭树忠;宋革;雷永红;宋宝强;夏文森 刊期: 2004- 17

  • 转化生长因子-β3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背景:哺乳类动物有3种TGF-β异构体即TGF-β1,β2,β3,这3种异构体各自具有独特而不同的生物学作用,TGF-β1是明显的促瘢痕形成因子,而TGF-β3可减少TGF-β1,β2的产生,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因此,TGF-β3有可能是人体内天然的抗瘢痕形成因子.目的:通过外源性TGF-β3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生长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了解其......

    作者:唐世杰;胡索銮;王玉银;申纪奎 刊期: 2004- 17

  •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R1mRN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αR1)在增生性瘢痕组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增生性瘢痕的基因治疗探索一条有效途径.方法:以正常瘢痕为对照,利用RT-PCR技术检测1年以上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中TNF-αR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年以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NF-αR1mRNA的表达稳定,与正常瘢痕比较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TNF-αR1的表达低下有一定关系......

    作者:章建林;林子豪;江华;袁相斌;赵耀中;吴建明;朱晓海;吴宏 刊期: 2004- 17

  • 局部氧气干预对高温复合创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高温高湿环境下大鼠腹部创伤动物模型,用局部氧气干预创面的方法,探讨这一特殊环境下创面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以及局部氧气干预对创面愈合的影响,为临床伤口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4只创伤大鼠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NEC)、常温氧疗组(NEO)、高温对照组(HHE)、高温氧疗组(HHO)4组,每组6只.在相应干预后的不同时间对各组动物的平均动脉压(MAP)、创面愈合时间、细菌学定量、病理形......

    作者:杨瑞;李亚洁;宋旭东;罗炳德;李海军 刊期: 2004- 17

  • 复方壳多糖人工皮肤促进刨面愈合的作用

    目的:证明复方壳多糖人工皮肤在体促进创面愈合能力,为该人工皮肤应用于临床尤其是覆盖感染创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雄性大鼠24只,每只背部做全层皮肤缺损创面2个,每个创面涂1×105克隆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CFU)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创面大鼠模型,随机数字法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6个创面,将复方壳多糖人工皮肤和复方胶原凝胶人工皮肤分别覆盖......

    作者:雷霞;伍津津;朱堂友;鲁元刚 刊期: 2004- 17

  • 三维光弹性法对不同长度和直径桩核的应力分析

    目的:对比不同长度和直径的桩核受力后应力分布情况.方法:根据桩的长短、粗细将实验分成4组,通过垂直和斜向加载,采用三维光弹性应力冻结法,经模型切片观察计算出模型各测点的大剪应力.结果:桩的直径增加根尖区大剪应力相应增高,桩核交界处和核与根面交界面大剪应力明显增高.桩的长度增加,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结论:从抗力固位角度出发有一定长度的粗细合适的柱形桩核较为理想.......

    作者:张保卫;周丕光;杨宠莹;方如华;张林春 刊期: 2004- 17

  • 应用三维运动研究不同后路椎间融合器对腰椎节段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比较3种不同类型的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8具人尸体新鲜腰椎3,4节段标本,模拟后路双侧植入3种椎间融合器.实验分4组7个状态:①对照组(完整标本,Intact).②螺纹状融合器组(Interfix).③空心箱形融合器组(SynCage).④实心箱形融合器组(Prospace).后3组再分别固定椎弓螺钉钢板.随机安排每个标本的融合器植入顺序.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上测试不......

    作者:昌耘冰;徐达传;尹庆水;赵卫东;艾福志;黄文华 刊期: 2004- 17

  • 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术的时机选择

    目的:通过对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施行不同间隔时间的二期翻修术,初步选择二期翻修术时机,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日本大耳白兔96只,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毕于关节腔内接种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株(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MRSE)1×108CFU.术后4周清创,间隔不同时间二期再植新假体.实验动物根据间隔时间随机分为......

    作者:唐桂阳;王爱民;王子明 刊期: 2004- 17

  • 混杂结构聚乳酸/钙磷盐/胶原骨支架的表面处理研究

    目的:将聚乳酸/钙磷盐/胶原复合材料作为制造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方法:采用碱式反应法和共混法获得两种胶原/钙磷盐复合材料,然后通过真空吸附法在聚乳酸/磷酸三钙的支架表面沉积胶原,又通过碱式反应法沉积钙磷盐.结果:观测碱式反应法合成胶原-钙磷盐复合材料:胶原交联纤维束间形成薄膜状粘连.共混法获得胶原-钙磷盐复合材料显示:钙磷盐和胶原海绵紧密结合.快速成形工艺获得混杂结构支架可见:后用碱式反应法合成......

    作者:张人佶;王笠;熊卓;杨洪义;颜永年 刊期: 2004-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