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康复训练过程中上肢运动肌电信号特征的对比分析
目的:采集并分析受试者在手臂前举过程中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的表面肌电信号,以评估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丧失的原因.方法:选取偏瘫患者2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完成肩关节前屈上举动作,分析肌电信号的平均幅值与平均频率.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主动运动中患者肌电信号的幅值和频率变化显示出患者瘫肢不能根据负载的大小来发力,并且各肌肉之间发力不协调;辅助运动中,患者肌电信号幅值......
作者:王耀兵;季林红;黄靖远 刊期: 2004- 23
-
髋臼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目的:寻求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的方法并探讨记忆生物力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成年湿髋臼尸体标本行CT扫描成像得到髋臼每层横截面图像,提取边界坐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5.6构建髋臼三维有限元,三维十结点四面体实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结果:所构建髋臼模型共划分为121239个结点、112491个单元,客观反映髋臼真实解剖形态及生物力学行为.结论:构建的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为髋臼骨折内固定的记......
作者:苏佳灿;张春才;陈维华;王家林;禹宝庆;纪方;许硕贵;陈学强;吴建国;丁祖泉 刊期: 2004- 23
-
人工骨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力学特征
目的:建立人工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今后该部位进一步有限元分析的基础.方法:以狗股骨下段为对象,应用CT扫描技术、CT数据处理的软件Medical_soft实现图像处理.经过滤除噪声、重新排列、筛减等操作,用Surfacer软件中重构的关节面数据输入Unigraphics软件中进行人工骨股骨下端三维模型的建立.将建立的人工骨模型输入ANSYS7.0,建立人工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采用CT扫描资......
作者:张涛;王臻;徐尚龙;李涤尘 刊期: 2004- 23
-
人工耳蜗植入者对侧耳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评价
背景:双耳聆听能够更好地进行声源定位,感受立体声,提高听阈5~10dB及增强噪声环境中的言语辨别能力.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者对侧耳佩戴助听器的意义和作用.设计:自身和相互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科全军听力中心完成,对象为本科收治的语前聋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7~18岁.方法:均为单耳使用Nucleus24人工耳蜗系统,采用ACE编码策略.于术后开机半年时在......
作者:钱宇虹;郭梦和 刊期: 2004- 23
-
电刺激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的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为探索一种无创的肌电检测方法,进行有关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的实验.方法:设计了电刺激诱发表面肌电信号检测实验系统,采用恒流电刺激器刺激腓总神经,记录小腿外侧肌肉的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结果:分别对6例正常受试者和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了测试,发现电刺激引起肌肉疲劳过程中,正常受试者和重症肌无力患者诱发肌电信号的变化显著不同,首次刺激记录到的诱发肌电P1波的中角度(A1):对照组(6.45±2.57)......
作者:何庆华;钟渝;吴宝明;王禾;颜芳;田逢春 刊期: 2004- 23
-
应用改良的环扣式传感器进行在体跟腱生物力学测试
背景:在体肌腱的生物力学测试国内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在体跟腱的生物力学行为.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完成,对象为新西兰大耳白兔45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85~3.25kg(由武汉大学医学院动物室提供).干预:对环扣式传感器进行改良,选择45只兔随机分3组,正常左侧跟腱组,正常右侧跟腱组,失胫神经支配的左侧跟腱组,以改良环式传感器分别对3组的跟腱进行生物......
作者:明江华;李皓桓;李家元;刘世清;胡佑伦;董峰 刊期: 2004- 23
-
肱骨髁上骨折张力带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目的:为了解决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多样性和繁杂性,进行的生物力学测试及临床随访结果分析,寻找一种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童离体上肢10具,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钢针张力带,交叉钢针,牵引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时骨折的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的抗弯及抗旋转强度;同时,总结1984/2003应用保守及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48例,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连鸿凯;郭小伟 刊期: 2004- 23
-
缺血再灌注后关节软骨中金属基质蛋白酶-3/组织抑制剂-1比例变化与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后关节软骨中金属基质蛋白酶-3/组织抑制剂-1(MMP-3/TIM-1)比例变化与软骨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的因素.方法:采用大鼠后肢股动脉夹闭的方法模拟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用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G)、肢体单纯缺血组(IG)和缺血再灌注组(IR).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测定TIMP-1和MMP-3在关节软骨中不同时相的表达变化并进行半定量分析,观察关节软......
作者:周建伟;王成琪;周继红;张伟旭 刊期: 2004- 23
-
断肢再植实验中选择不同股骨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兔断肢再植实验中使用钢丝加记忆合金环抱器的骨固定方法的不同生物力学变化对手术成活率的影响.方法:32只兔,分4组,每组8只,在兔大腿断肢再植实验手术骨固定中,分别行双克氏针固定,微型钢板固定,单独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钢丝纵向固定加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结果:克氏针组、微型钢板组、记忆合金环抱器组、钢丝加记忆合金环抱器组成活率分别为0,38%(3/8),38%(3/8),100%(8/8);......
作者:邓少杰;傅爱凤;彭爱军;谢昌辉;曹代成 刊期: 2004- 23
-
老龄雄性大鼠去势后的骨骼生物力学变化
目的:探讨建立男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方法:14月老龄雄性大鼠去势4个月后,取股骨和L3椎体,单光子吸收测量(SPA)法和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技术分别检测骨量,并分别进行3点弯曲实验和纵向压缩实验,对侧股骨测量其水平面几何学改变.结果:假手术组和去势组股骨骨密度分别为(0.406±0.010),(0.389±0.08)g/cm2;股骨强度极限分别为(135.1±36.3),(102.1±1......
作者:陈晖;韩祖斌;田成功 刊期: 2004- 23
动态资讯
- 1 可吸收胶原蛋白线与丝线编织非吸收线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 2 全喉切除病人的食道音训练
- 3 脑性瘫痪下肢功能障碍术后的综合康复治疗
- 4 北京社区老年人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 5 应激性胃溃疡与孕酮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6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与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 7 中老年人不同运动强度体育活动水平与血压的关系
- 8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对比探讨
- 9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是否放置引流管:随机对照试验
- 10 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的研究
- 11 交叉使用不锈钢和钛合金固定骨折后远期周围组织反应的比较
- 12 骨髓瘤细胞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转化
- 13 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精神心理特征分析
- 14 末期癌症患儿疼痛管理
- 15 人工心脏起搏器对高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 16 套圈缝合法在肌腱吻合中的应用
- 17 大鼠白细胞介素10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前体质粒的构建
- 18 靶向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短发夹RNA载体的构建
- 19 椎间骨粒夯实植骨加钉棒系统置入固定对腰椎稳定性的作用
- 20 人Leptin基因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构建及对人成骨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