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经颅磁刺激系统各主要参数实现的量化设计
目的:设计和实现符合实验要求的经颅磁刺激系统,并对磁刺激系统的各主要参数进行量化研究.方法:利用储存电能的电容器对线圈放电产生强脉冲磁场的原理,设计了磁刺激系统的电源电路和刺激线圈,并利用单片机实现了对电路的控制.测量磁刺激系统的感应电场分布等主要参数,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分别对圆形线圈和八字线圈进行了测试.其中圆形线圈的内外半径各为1cm和5cm,共20匝,电感为21.5μH,电阻为12.8m......
作者:郑建斌;霍小林;吴昌哲;于阳 刊期: 2004- 34
-
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治疗的现况及展望
目的:以中药、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中医疗法和以溶栓、抗凝、介入及外科手段为主的西医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均有防治作用,但也各有利弊.回顾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治疗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展望多学科联合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成活率和降低病残率的前景.方法:检索万方数据、Medline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光盘)中的相关论文,以2001/2004年发表的关于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治疗的文献为主.对检索到的研究文章中相关信......
作者:严文广;黄政德 刊期: 2004- 34
-
银杏叶片加功能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背景:银杏叶片有活血化瘀、通脉疏络之功能,可减少脑动脉痉挛,增加心、脑血液循环,有抗缺血、缺氧的作用,在心脑血管病治疗方面应用多年,并取得了很好疗效.......
作者:刘亚丽;刘侠;郝震;明晓宇;杨伟坤 刊期: 2004- 34
-
功能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功能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2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疗法、作业训练及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采用Brunnstrom法和香港版活动分析法评定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平均治疗(40.0±7.0)d,偏瘫侧上下肢体运动功能Brunnstorm分级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整体功能活动、自理活动得分......
作者:曹春梅;胡昔权;丘卫红;郑金利;万桂芳;张翠霞 刊期: 2004- 34
-
帕金森病病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自詹姆斯·帕金森在1817年首次描述帕金森病以来,遗传因素在贩金森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人们曾一度认为帕金森病主要受环境影响,直到1996年Polymeropoulos等在一个意大利家族中发现了致病基因α-synuclein,继之以有科学家在日本发现另一致病基因Parkin,从此,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发病中所起作用得到肯定.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刘焯霖;刘平 刊期: 2004- 34
-
老年期痴呆的诊断与鉴别
老年期痴呆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的智能障碍,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AD患者的核心症状是记忆障碍,认知障碍,语言和视空间功能障碍,失认,失用等;多梗死性痴呆(MID)是VD中常见的类型,患者有多次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具有脑梗死局灶定位体征,认知功能障碍表现近记忆力、计算力减退,表情淡漠,焦虑,少语,抑郁或欣快,不能胜任以往熟悉的工作和进行正常交往.可急性起病和阶段性进展,智能损......
作者:方莹莹;钱采韵 刊期: 2004- 34
-
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
背景:大脑顶叶、内囊病损均可引起病变对侧肢体本体感觉障碍,导致感觉性共济失调,使患者对运动的速度、力量、方向不能及时感知和调整,造成平衡障碍、姿势异常、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种动作的准确完成,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对脑卒中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
作者:靳瑞领;刘景隆;王伟祥 刊期: 2004- 34
-
周围神经损伤期修复后感觉终器的重建
通过观察灵长类动物指神经切断后感觉终器的蜕变和不同时间修复神经后感觉终器的重建过程,发现触觉小体失神经支配30周基本蜕变消失;在触觉小体消失前修复神经,再生神经纤维可以与残留的小体重建连接.环层小体蜕变缓慢,修复神经后可以恢复基本结构.提示晚期修复周围神经对重建感觉功能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孙景彦;秦四遥;孙鹏 刊期: 2004- 34
-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与病变部位、病因的关系
背景: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反复发作可导致脑部在脑卒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损害,探j其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等,对脑卒中后癫痫的预防、康复治疗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恩和;王蓓;李慧;徐蓓;李世滢 刊期: 2004- 34
-
超声波辅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目的观察超声波辅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1999-01/2002-12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44例,其中21例脑出血患者(治疗组)病后10~15d加用超声波治疗一两个疗程(剂量0.75~1W/cm2),23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者于发病后7d和25~40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计算功能缺损减少百分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功......
作者:马福红;崔宁陵;谢静晖;王威;魏莉 刊期: 2004- 34
动态资讯
- 1 定量罂粟碱不同给药途径对移植皮瓣血管阻力的影响
- 2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接受有氧运动后的组织学变化
- 3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支架的置入效果:安全与有效性评估
- 4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
- 5 毫米波循经传导穴位照射治疗放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效果观察
- 6 四联袋分离的脐血干细胞临床应用8例
- 7 糖尿病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大鼠的生化代谢特征
- 8 伤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并椎体内植骨重建胸腰椎椎体的高度
- 9 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及组织形态学观察
- 10 匀速步行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
- 11 老年性两种腰腿痛神经阻滞治疗效果比较
- 12 聋幼儿语音教学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 13 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健商与情绪稳定性分析
- 14 广州市市区3~14岁儿童行为调查
- 15 下颌前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对患者术后感觉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
- 16 地塞米松明胶海绵预防硬脊膜外粘连
- 17 骨质疏松治疗靶点:骨硬化蛋白及DKK-1与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糖和血脂之间的关系
- 18 脑卒中后排泄障碍
- 19 离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20 缬沙坦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