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2005年第18期文章
  • 高频电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腰腿痛的影响

    背景:颅脑损伤后,血液进入脑脊液,混合后的脑脊液其比重大于正常值,蛋白质不同程度增高,白细胞也增加,腰骶丛神经根所处的生化环境发生改变,使其受到刺激,产生根性疼痛.目的:观察高频电疗法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腰腿痛的效果.设计:分组对照观察.......

    作者:贾程森;何成奇;汤颖珍;魏清川;吴涛 刊期: 2005- 18

  • 工业设计人员颈椎X射线表现调查

    目的通过颈椎X射线片检查及问卷调查工业设计人员群体颈椎骨性结构异常发生率,以及高枕习惯对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影响.方法于2004-03/06对锦州石油化工公司从事工业设计职业的135人进行了颈椎X射线片检查及问卷调查.男71人,女64人.按年龄段分为3组,28~34岁组39人,35~44岁组45人,45~54岁组51人.观察不同年龄组颈椎骨性结构异常检出率及高枕习惯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关系.结果按意......

    作者:王立东;王志义;禹向国;宋哲 刊期: 2005- 18

  • 青少年鼻咽癌30例远期生活质量与局部放射治疗剂量的关系:5年随访

    目的探讨根治性放射治疗后青少年鼻咽癌患者远期生活质量与局部放射治疗剂量的关系.方法纳入辽宁省肿瘤医院放疗科1986-01/1999-12收治的18岁以下鼻咽癌患者30例.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后,随访5年.观察患者5年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因地址改变脱落3例,其余27例5年生存率为52%(14/27).此14例病灶治疗剂量均大于70Gy.面颈部放射性皮炎3例(21%,3/14)龋齿4例(29%,......

    作者:孙丽萍 刊期: 2005- 18

  • 家庭手法矫治先天性拇指扳机指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给予先天性拇指扳机指患儿家庭内手法矫正的康复指导,探讨对该病患儿行保守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1996-01/2003-06解放军第三○三医院骨科治疗的先天性拇指扳机指患儿共27例36指.男12例,女15例;年龄6个月~6岁.均有拇指指间关节屈曲畸形,伸直困难或弹响.对27例36指的先天性拇指扳机指行家庭内手法矫正与外固定治疗.每3周到医院复查,观察畸形拇指的矫正效果.矫正的标准为拇指的屈曲......

    作者:宋子卫;何学胜;刘传太;林丹舟 刊期: 2005- 18

  • 硬膜外隙注药与脊柱手法及其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硬膜外隙注药与脊柱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两种疗法组合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02-02/2004-06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50例.注药组应用硬膜外隙注射利多卡因、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12、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混合液,每5天注药1次,共4次;手法组采用脊柱牵扳手法,间隔1周施行1次,共两次;联合组为上述两种方法并用,每注药2次后行手法1次.比较各组患者......

    作者:李大军;江亿平;侯京山;王福根 刊期: 2005- 18

  • 颈椎前开门手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功能恢复的治疗效应

    目的分析、评估颈椎前路开门手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功能恢复的治疗效应.方法从手术方法构想、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基础、手术客观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对比分析颈椎前后路开门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颈椎前路撑开植骨椎管扩大成形术客观优势:①能有效切除退行性变的间盘组织和致压物.②能明显扩大颈椎管的有效容积,消除脊髓病态受压的压应力.③可以使颈髓前移,更符合人体颈椎的生理前突.结论颈椎前开门手术减压彻底,可以......

    作者:吴广森;马远征;陈兴;靳安民 刊期: 2005- 18

  • 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的生物力学意义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选择1994-07/2002-03在沧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4例,伴发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7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2例.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29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5例.患者34例术前均行MRI检查,常规行矢状位及水平位、T1及T2加权像扫描.观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脊髓受压、受损的程度.结果①病变3个节段以上29例,......

    作者:孙洪江;李书奎;马世云 刊期: 2005- 18

  •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重建颈椎生理曲线:10例报告

    目的探讨三四个节段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重建颈椎生理曲线的早期效果.方法选择1999-03/2001-09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科行三四个节段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患者10例.术后颈围固定时间4~6个月,均随访12.9个月,并于术后立即和随访时拍摄X射线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融合节段的高度、后凸成角及颈椎弧度.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X......

    作者:王爱民;杜全印;孙红振;郭庆山;尹良军;王子明;蒋耀光 刊期: 2005- 18

  • 早期康复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背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要求膝关节能够达到负重、伸屈、外展及旋转功能,稳定性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前后进行康复活动,可以大限度地改善假体膝关节功能.术后康复活动是否得当,成为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早期活动关节的有利条件是,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机化,锻炼程序容易掌握,可较快的恢复功能.......

    作者:王伟 刊期: 2005- 18

  • 颈后路经颈髓前方磨除骨赘术后神经功能恢复1例报告

    背景:临床上颈前路、颈后路治疗颈间盘突出方式较多,但因椎间融合器(cago)置入,C3-4椎体后缘骨赘较大,前路无法进入;行后路椎板减压后,患者症状无改善,此时只能经后路去除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和间盘组织.......

    作者:陈福;关国发;赵承斌;李雪松;魏宝军 刊期: 200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