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血氧深入图像对室间隔缺损术后患者肺氧摄取及组织氧利用的评估
目的:探讨血氧深入图像分析在室间隔缺损术后评价肺氧摄取、血氧运输、组织氧利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深入图像血气分析方法对2004-01/06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患者50例和室间隔缺损无肺动脉高压患者50例术后2,12,24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的深入图像血氧值.结果:每组50例进入结果分析.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组术后2,12和24h氧分压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值与......
作者:韩宏光;汪曾炜;张南滨;朱洪玉;王辉山;宋恒昌 刊期: 2005- 19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超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非特异性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中的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及参与斑块破裂活动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10/2004-03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其中稳定心绞痛12例,不稳定心绞痛20例,发病6h内急性心肌梗死38例.对照组20人为健康体检者.均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
作者:刘丹;张清华;蒋知新;陈倩;高德路;陈丰;张金树 刊期: 2005- 19
-
阿司匹林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途径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和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的β-连环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8/2005-01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再生医学中心完成.选用体质量80g左右SD大鼠24只.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观察不同浓度(1,5,10mmol/L)的阿司匹林作用24h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NA合成的影响.以免疫印迹法观察上述浓度的阿司匹林作用......
作者:王银儿;胡盛寿;陈曦;丛祥凤 刊期: 2005- 19
-
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模型的制备
背景:糖尿病心肌病变的结局与糖尿病患者的高心力衰竭发生率密切相关,建立良好的糖尿病心肌病变动物模型为其改善心功能研究极有意义.目的: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的大鼠及糖尿病心肌病变模型,了解高血糖状况对心肌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内分泌科.方法:实验选用新生雄性Wistar大鼠99只,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75只和对照组24只.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
作者:邓利娟;陈慎仁;刘丽珍 刊期: 2005- 19
-
冠心病合并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60例配对对照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2003-01/2003-10在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60例(合并糖尿病组).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选择本院同期心内科住院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与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相匹配的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不合并糖尿病组.采用Judkins冠状动脉造影法对合并糖尿病组和不合并糖尿病组的患者进行常规多......
作者:李勇杰;张玉东;包翠芬 刊期: 2005- 19
-
不同胎龄人胎脑皮质额叶神经干细胞发育规律
背景:神经干细胞已被应用于治疗成人颅脑损伤及其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脱离了体内正常的生理环境,所产生的反应是否与在生理条件下一致?诱导内源性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可能是为实践开辟出另一条更有前程的途径.目的:探讨不同胎龄胎脑皮质额叶神经干细胞的发育规律.设计:随机实验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儿科.对象:收集2003-10/2004-03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妇产科......
作者:尹晓娟;封志纯 刊期: 2005- 19
-
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功能与乐卡地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皮功能及乐卡地平的干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3-03/10在中国医科大学完成.选择日本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低剂量乐卡地平组,高剂量乐卡地平组.各组按照不同的饲料喂养,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颗粒饲料,高脂对照组喂饲高脂饲料(100g普通饲料中加入1g胆固醇粉+7.5g蛋黄粉+2g猪油),低剂量乐卡地平组喂饲高脂饲料+乐卡地平1mg/(kg......
作者:王春梅;张学民;赵爱民;胡健 刊期: 2005- 19
-
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因子与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关联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1-02/2002-06在华北煤炭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对象均为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心肌梗死诊断根据MRI确诊,均知情同意.根据是否合并心肌梗死分为心肌梗死组68例和非心肌梗死组190例.按常规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
作者:邢朝斌 刊期: 2005- 19
-
中国北京市区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区基因的多态性及与亚裔和高加索人群的比较
目的: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均有循环中炎症介质持续升高的表现.观察北京市区健康人循环中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循环中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并评价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的种族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3-03/2004-03筛选中国北京地区30岁以上自我评价健康的汉族居民662人,男365人,女297人.通过身体检查及血液学及......
作者:刘秀娟;陈香美;孙雪峰;丁瑞;洪权;吕杨;姜宏卫 刊期: 2005- 19
-
临床常用量水平氨氯地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氨氯地平对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抑制物1mRNA表达和分泌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7在解放军总医院动物中心完成.选择BALB/C型雄性小鼠26只,收集小鼠腹腔冲洗液中的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的氨氯地平(5,15,30μg/L)共同培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浓度的氨氯地平对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mRN......
作者:李铁岭;唐丽君;曹雅旻 刊期: 2005- 19
动态资讯
- 1 三维数字化扫描及测量技术在下颌前突畸形诊治中的应用
- 2 斯氏针撬拨闭合复位轴向结合横向多枚中空钉内固定修复跟骨骨折
- 3 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变更在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 4 轻量型和标准型聚丙烯补片修补腹股沟无张力疝的效果比较
- 5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感觉神经元内转化生长因子β1变化的作用
- 6 Ⅱ型胶原海绵填充材料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 7 烧伤后肠黏膜免疫组织细胞增殖分化的特征性研究
- 8 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对阿尔茨海默病作用的生物化学研究
- 9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Kv2.1基因表达的变化
- 10 糖尿病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和认知功能域的研究
- 11 人颈椎间盘退变与细胞凋亡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表达
- 12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状态时的变化
- 13 脑星形细胞瘤中p16和c-myc基因的表达对其生物学特征的评估作用
- 14 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 15 应用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对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 16 针刺预处理诱导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即刻早期基因c-fos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 17 社会支持与在校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关系
- 18 体育旅游健身运动功效的生理学分析
- 19 心脏封堵器置入过程中麻醉相关问题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 20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C反应蛋白改变24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