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脊髓内移植神经干细胞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生存和修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臂丛根性撕脱伤后脊髓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分化、迁移情况以及对原有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12在福建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中心以及福建省骨科研究所完成.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①单纯组:将Cs-7神经根经后路撕脱制作大鼠臂丛根性撕脱伤模型,不进行细胞移植.②对照组:模型制作后即刻移植灭活神经干细胞(5×108L-1)4μL于C6脊髓前角.③实......
作者:涂致远;张文明;朱维钦;郑志父;胡建石 刊期: 2005- 26
-
体外培养不同代次人成纤维细胞的衰老程度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不同代次人成纤维细胞的衰老程度,为组织工程化皮肤提供合适的种子细胞.方法:实验于2000-09/2002-06在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完成.取6~8岁正常男性儿童20例包皮环切术切除的健康包皮组织,将包皮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进行传代培养,以不同代次(P0,P5,P10,…,P65)的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一系列检测方法,对不同代次成......
作者:蔡霞;高学军;张鹏;唐胜建 刊期: 2005- 26
-
体外培养及其诱导分化人胚胰腺巢蛋白和神经元素3阳性细胞的实验
目的:观察从人胚胎胰腺体外分离培养的巢蛋白和神经元素3阳性细胞,分析其基因表达及诱导分化能力,探讨为胰腺组织工程移植提供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2-01/2004-05在北京大学干细胞中心完成.实验采用标本为北京市海淀妇产医院产科药物引产的人胚胎,引产药物为米索.使用的胚胎经孕妇同意,并签署同意书.选取18例胎龄为12~24周的人胚胰腺,用Ⅴ型胶原酶消化获得贴壁生长的人胚胰腺细胞,观察......
作者:郑宗梅;陈东明;李凌松;李健宁 刊期: 2005- 26
-
干细胞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归巢梗死心肌的特性变化
目的:观察应用干细胞因子动员后骨髓干细胞归巢于梗死心肌组织及其进一步分化的能力,以及激素干预后其归巢特性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9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完成.选用10~12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为心肌梗死+动员组、心肌梗死+激素+动员组以及心肌梗死组.①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②动物分......
作者:杨敏;闫纯英;吴贤仁;黄林喜;陈广玲;陈畅;张钰;李玉光 刊期: 2005- 26
-
低氧诱导小鼠胎肝间质细胞表达红细胞生成素
目的:观察低氧培养条件下小鼠胎肝间质细胞中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1在暨南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完成.取孕14.5d小鼠胚胎肝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及传代,生长至次融合状态的第5代细胞在体积分数为0.95的N2和体积分数为0.05的CO2混合气条件下培养,分为培养0(对照组),2,4,8,16,32h组,在相应时间下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
作者:刘革修;张洹;何冬梅 刊期: 2005- 26
-
反转录病毒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修饰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内成骨效应
目的: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反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探讨以转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骨髓基质细胞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1-05/2003-01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完成.①采用DNA重组技术,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cDNA克隆到pLXSN反转录病毒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包装成为pLXSN/BMP2重组反转录病毒.取15d龄BALB/c系小鼠5只用于骨髓基质细胞的提取.......
作者:蔡善保;杨民;马庆军;余希杰;党耕町;王申五;马大龙 刊期: 2005- 26
-
干细胞培养物表面滴注对豚鼠皮肤重度缺损的修复作用
背景:干细胞是动物和人的一种特殊功能的细胞,存在于多种组织之中,其大部分分化成各种特定组织器官,一部分保持干细胞状态,以备组织修复之用.有研究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烧伤创面,用以诱导皮肤干细胞的增生和活化,以达到治疗烧伤的目的.目的:观察采用体外培养干细胞培养液滴注于豚鼠皮肤重度缺损局部对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的影响.设计:随机分组,空白对照实验.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教研室.材料:成年健......
作者:陈强;吴新宇;龚守良 刊期: 2005- 26
-
侧脑室外侧壁室管膜下区的细胞成分及结构观察巢蛋白能否作为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
目的:观察利用巢蛋白标记侧脑室外侧壁室管膜下区域不同类型细胞的成分及其结构.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观察3只正常成年雄性SD大鼠侧脑室外侧壁室管膜下区的细胞组成情况,对组织切片进行内氏染色以及胶质源纤维酸性蛋白,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内氏复染.结果:3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在内氏染色切片上,侧脑室外侧壁室管膜下区由深染和浅染......
作者:孟艳;蔡青;张耀芬;鲁强;徐群渊 刊期: 2005- 26
-
兔骨髓基质细胞与陶瓷样异种骨的体外培养实验兔骨髓基质细胞形态、生长、附着及增殖性能观察
背景:天然异种骨采用适当的理化方法可将其抗原性削弱或消除,且能保留其天然的网状孔隙系统,从而使其结构和组成符合生理要求,可望作为一种骨移植替代材料.目的:采用传代的骨髓基质细胞与陶瓷样异种骨体外复合培养,以了解陶瓷样异种骨对兔骨髓基质细胞形态、生长、附着及增殖的影响.设计:空白对照实验.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材料:3个月龄日本大耳白兔5只,体质量1.5~2.0kg,雌雄不限.方法......
作者:李彦林;韩睿;黄河;李世和;曾才铭;王宏邦 刊期: 2005- 26
-
大鼠胰腺间质细胞体外培养过程及其形态学特征
目的:对胰腺间质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观察其形态学的变化.以探索一种简单稳定的获取及培养胰腺间质细胞的方法.方法:用机械剪切加胰蛋白酶消化的方法制备SD大鼠胰腺单细胞悬液,取新生SD大鼠1只麻醉断髓处死,体积分数0.75的乙醇浸泡消毒,无菌条件下取出胰腺组织,去除红细胞,剪切,加入胰蛋白酶消化,消化终止后细胞筛过滤,收集滤过的细胞悬液离心,弃上清液,重复1次.收集获得的单个胰腺间质细胞.接种于含......
作者:刘卫鹏;张传仓;杜江;朱为国;封志纯 刊期: 2005- 26
动态资讯
- 1 归芪地黄汤干预对耳蜗干细胞治疗感音性耳聋的影响
- 2 小儿手背深度烧伤整形时间对功能预后的影响
- 3 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对脐血单个核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影响
- 4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雌激素水平与凝血及纤溶功能分析
- 5 椎体成形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减少再骨折发生率
- 6 开放性胫骨骨折感染新西兰模型兔的建立
- 7 采用烧结工艺粘结多孔层植入体多孔层的误解
- 8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 9 顺铂在大鼠体内富集胃癌干细胞
- 10 鼠须替代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
- 11 广州地区双侧股骨近端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骨密度1055名的临床价值
- 12 快速成型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结构及力学仿生性能特征
- 13 携带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导培养关节软骨细胞
- 14 脂蟾毒配基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系细胞生长的干预效应
- 15 LARS人工韧带重建与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运动损伤
- 16 Bcl-2和Bax在前列腺癌中表达与前列腺癌分期、分级和预后的关系
- 17 胫骨骨折大鼠失神经支配条件下骨折愈合过程中大载荷及静态骨计量学参数变化
- 18 三种固定器械固定胫骨骨折的应力松弛实验
- 19 上海浦东区1350名小学生心理卫生情况抽样调查
- 20 静态拉伸与下肢肌力锻炼在老年平衡能力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