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2005年第46期文章
  • 中药复方地甘口服液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素基因及造血干细胞和基质细胞黏附分子的干预效应

    背景:中药地甘口服液能促进造血细胞的生成,辐射损伤时,与造血细胞密切相关的基质细胞黏附分子和周期素基因表达及中药复方的干预效果如何?目的:建立辐射损伤小鼠模型,并检测中药复方-地甘口服液对该模型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素基因CyclinD1mRNA的表达,造血干细胞和基质细胞黏附分子CD45、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同济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

    作者:何东初;吴江平;陈如泉 刊期: 2005- 46

  • 家兔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后与载体聚乳酸-聚乙醇酸复合的相容性

    目的:建立一套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方法,观察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和生长规律,检测与载体聚乳酸-聚乙醇酸复合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4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30d龄家兔40只,取幼兔长骨骨髓进行培养,观察其传代细胞生长特性和生长曲线.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聚乳酸-聚乙醇酸体外联合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

    作者:赵勤鹏;范清宇;鱼兵 刊期: 2005- 46

  • 编码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Fas的基因结构

    背景:瘢痕疙瘩是损伤愈合过程的结果,是带有突变基因的成纤维细胞寿命延长,是大量积聚及产生过量的胶原纤维形成的.目的:探讨编码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Fas基因外显子7-9的结构关系.设计:以瘢痕组织为研究对象,自身对照.单位: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对象:实验于2001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热带病研究所完成.所有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外周血均取自南方医院整形外科手术患者.瘢痕疙瘩患者......

    作者:刘永波;刘晓军;高建华;段红杰 刊期: 2005- 46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创伤性溃疡修复的作用

    背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创伤性溃疡修复的作用已经受到关注.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创伤性溃疡的修复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设计:分组对比观察.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对象:选择2004-03/05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皮肤创伤性溃疡患者40例,排除糖尿病及全身感染者,创伤性溃疡均位于小腿.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干预措施:试验组20例用无菌......

    作者:姚平;臧学慧;查振刚;吴昊;林宏生;谭文成 刊期: 2005- 46

  • 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与外科常见致病真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分析外科感染常见致病真菌对兔耳创面增生性瘢痕组织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2/07在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和新疆医科大学病理科完成.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12只,随机分为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空白对照组,4只/组.在各组兔耳腹侧制作直径为1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形成时及术后第1天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分别于创面放置微量白色念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于创面放置微......

    作者:董祥林;马少林;周勤生 刊期: 2005- 46

  • Ⅰ型及Ⅲ型前胶原核酶对裸鼠增生性瘢痕的干预

    目的:观察Ⅰ,Ⅲ型前胶原核酶对裸鼠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电子显微镜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进行.①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80只).②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型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Ⅲ型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Ⅰ型+Ⅲ型组20只,注射Ⅰ型及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100μL两个剂量......

    作者:张涛;朱家源;朱斌;林玉坤;李新强;唐冰 刊期: 2005- 46

  • 兔耳慢性缺血性溃疡愈合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的表达

    目的:观察兔耳慢性缺血性溃疡愈合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c-myc的表达变化,了解增殖与凋亡活动对慢性缺血性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0在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日本纯种大耳白兔23只,对照组2只,为无缺血兔耳正常皮肤;实验组21只,建立慢性缺血性兔耳溃疡模型.采用兔耳慢性缺血性溃疡模型,设立伤后1,4,7,11,15,2......

    作者:潘斯俭;赵亚南;夏国兴;王继华;刘红莉 刊期: 2005- 46

  • 聚乳酸和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细胞毒性的评价

    目的:评价聚乳酸、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的细胞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1/06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由暨南大学化学系提供.聚乳酸类材料,聚乙醇酸类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的共聚物实验用细胞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采用能快速评定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比色分析方法-噻唑蓝比色法,分别检测对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的共聚物细颗粒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相对增......

    作者:刘晓军;汪海滨 刊期: 2005- 46

  • 共聚比不同的两种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观测

    背景:近年来,α-羟基酸及其衍生物合成的脂肪族聚酯,如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等已广泛用于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研究,这种支架有可能克服因自体神经移植缺乏及供区的永久性失神经支配以及供受区神经匹配等问题,提高神经诱导作用.目的:对共聚比为(85:15)及(50:50)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神经再生诱导作用进行对比观测.设计:分组观察对比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

    作者:张文捷;周跃;王建忠 刊期: 2005- 46

  • 异种煅烧骨与Ⅰ型胶原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修复兔桡骨缺损过程中的组织学与生物力学变化特征

    目的:制备异种煅烧骨、Ⅰ型胶原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材料,观察在骨缺损修复过程种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4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实施.①采用小牛骨粒制备牛煅烧骨;胃蛋白酶液消化新鲜牛腱制备Ⅰ型胶原;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及Ⅰ型胶原制备活性复合颗粒实验材料.②取兔36只,建立桡骨中段15mm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不植入材料;煅烧......

    作者:韩涛;范清宇;张殿忠;文艳华 刊期: 2005- 46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