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2005年第9期文章
  • 基因芯片评估异丙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背景:异丙酚可能具有抗凋亡作用,从而保护脑缺血神经元耐受缺血性损伤.但是,异丙酚抗凋亡作用的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3-01/2004-0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研究.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3只,随机分为缺血组(9只)、异丙酚组(9......

    作者:王涛;侯颖智;赵继宗 刊期: 2005- 09

  • 尼麦角林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背景: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20%~30%,临床亟待开发防治有效的药物.目的:了解尼麦角林防治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效果以及探讨其作用机制.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医科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选择1999-10/2001-04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尼麦角林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方法:入院1周内和3个月后分......

    作者:李小凤;胡长林 刊期: 2005- 09

  • OCSP分型预测脑梗死患者远期功能预后的意义

    背景: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xfordshireCommunityStrokeProject,OCSP)是1991年在英国牛津社区进行脑卒中大规模调查基础上提出的脑梗死的新的分型方法,完全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而分型,不需要临床仪器的检查,而且准确的分型还可以预测患者病变的大小、部位和受累的血管.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OCSP中Bamford的临床分型及其各型远期功能预后.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

    作者:乔晋;曹红梅;王西驰;郭峰;屈秋民;武成斌 刊期: 2005- 09

  • 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中医证型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药早期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09/2004-03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1例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参照《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给予量化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肾精亏虚证,其次是痰浊阻窍证、腑滞浊留证、瘀血阻......

    作者:赵虹;张秋娟;周洋;汪涛;郭起浩 刊期: 2005- 09

  • 抗抑郁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伴发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8周评估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伴发抑郁的治疗作用及神经功能康复作用.方法选择脑梗死急性期伴发抑郁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行脑卒中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口服路优泰(Neurotan),00mg/次,次/d,并配合心理治疗.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后评定抗抑郁疗效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抗抑郁疗效为84%(21/25),对照组为52%(13/2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

    作者:王一沙;范玲 刊期: 2005- 09

  •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因此研究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一级康复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脑卒中组100例为1997-07/2000-1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科住院患者,其中青年(<44岁)患者63例,老年前期(45~49岁)患者37例,平均年龄(42.91±6.38......

    作者:周文胜;胡治平;邓景贵;洪艳 刊期: 2005- 09

  • 下肢矫形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下肢矫形器疗法与运动疗法相结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恢复的影响.方法:2002-04/2003-12在十堰市中医院假肢矫形中心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7例.分为下肢矫形器疗法康复组35例和常规康复组32例,下肢矫形器康复组根据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选择用膝踝足矫形器(knee-ankel-foot-orthosis,KAFO)或踝足矫形器(anklefoot-orthosis,......

    作者:杨俊玲;徐应乐;魏毅;孙宝健;柯玉艳;詹莎莎 刊期: 2005- 09

  • 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并神经网络重建仪(AM800)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1-07/2004-07在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有偏瘫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传统物理康复疗法加神经网络重建仪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进行传统物理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对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Barthel指数)的改善情况.结果......

    作者:牛陵川;阎平建;雷靖安 刊期: 2005- 09

  • 脑卒中后三级康复干预研究:家庭访视对脑梗死出院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了解定期家庭访视方式对脑梗死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估脑卒中后三级康复干预的实用性.方法:将2001-10/2003-1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160例出院脑梗死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成家庭访视组与对照组各80例.定期家庭访视内容包括对家庭康复环境的布置和改造指导、康复训练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心理康复指导和疾病康复相关知识的认知教育,对照组不作家庭访视.访视频......

    作者:郑翠红;肖惠敏;郑小薇;姜小鹰 刊期: 2005- 09

  •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躯干功能训练的价值

    目的偏瘫都以一侧运动功能丧失为特征,躯干训练未受到重视.探讨躯干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黑龙江省康复医院2003-01/2004-12的住院脑卒中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接收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躯干功能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用Fugl-Meyer评分评定总体运动功能.结果患者治疗后,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积分均......

    作者:张永刚;张景真;任娜 刊期: 2005-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