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基于血常规支持向量机应用于肾病模型的预测
文章利用丰成分分析对肾病患者的血常规检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采用支持向量机对肾病患者样本、虚拟正常人样本及其他疾病患者样本建立分类模型.采用高斯径向基函数为核函数,调节核函数参数C及σ以建立佳支持向量机模型,并且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从虚拟正常人样本中区分出来的识别率为91.35%,而用士折交叉验证法得到该模型从其他疾病中区分出来的识别率为81.71%.结果表明,基于血常规支持向量机法建立的肾病分类模型......
作者:唐斌;杜曦;胡昕 刊期: 2008- 52
-
个体化股骨假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及模拟力学实验
背景:由于人体的绝对个性化特点,标准人工假体与患者骨骼之间的误差使二者难以很好匹配,不能确保人工关节的长期稳定.目的:利用已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程序,建立个体化股骨假体的三维模型.并通过模拟对比力学实验.验证个体化股骨假体是否优于普通型股骨假体.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09/2007-05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骨科研究所和吉林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完成.材料:成人新鲜股骨尸体骨......
作者:李叔强;李冬松;齐欣;姜涛;刘建国 刊期: 2008- 52
-
骶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钉道参数的变异性
背景:正确地选择进针点、进针方向和骶髂螺钉长度,以及对S1椎弓根形状和骶髂关节毗邻结构解剖的了解成为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成败的关键.目的:通过对成人骨盆后环的CT测量,为临床用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提供形态学依据,并探讨钉道参数的变异性相关因素.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实验,于2008-01/10在河北工程大学CT中心完成.对象:选择100名健康成人,男女各50人,年龄23-56岁,平均32岁,无骶骼关节......
作者:乔国勇;张艳丽;田再杰;孙彦平;陈欣志;姚章喜;扈文海 刊期: 2008- 52
-
腰椎新型动态固定系统腰椎后路固定融合的生物力学性能
背景:脊柱融合固定过程中,用于后路固定的钉棒系统由于造成相邻椎体、椎间盘及椎间关节的应力改变以及反常活动,会导致固定融合后相邻节段的退行性变加速.目的:在腰椎后路固定融合过程中采用新型动态固定系统,验证动态固定系统在固定术后的即刻生物力学性能,并与传统固定系统相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实验,于2007-11/12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完成.材料:10具新鲜小牛T12-S5脊柱标本.方法:模拟......
作者:王雪松;张烽;陈向东;赵剑;朱鸣镝;王以进 刊期: 2008- 52
-
基于梯度误差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的图像评价
国内目前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工作重点是针对确定应用目标的实用化应用基础研究,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系统评价方法是从方法学基础向应用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过渡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引入结构偏离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误差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图像重建评价函数.评价实验基于直径10cm的16电极盐水槽装置,采用相邻激励、相邻测量模式,由等位线反投影算法重建图像,在实验室建立的电阻抗断层成像仿真实验系统研......
作者:吕婧华;宫伟彦;王妍;任超世 刊期: 2008- 52
-
非融合棘突间植入物力学特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非融合棘突间植入物的力学特性.通过Pro/E建立非融合棘突间植入物的i维模型,通过Pro/E与Ansys软件接口将三维模型导入Ansys中进行分析,选择不锈钢和钛合金2种材料,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分别加载200N和600N的载荷,模拟腰椎的后伸生理载荷,观察不同材料、载荷下的应力分布.两种材料在相同载荷条件下的大应力是一致的,相同载荷条件下钛合金结构的大位移约为不锈钢的1.8倍,......
作者:李雷;崔海坡;谷雪莲;常兆华;吕坤勇 刊期: 2008- 52
-
64层螺旋CT彩色编码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背景:64层螺旋CT的高空间分辨率及各向同性使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明确诊断成为可能.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彩色编码技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607/2007-09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CT科完成.对象:35例临床拟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均为窦性心律,冠状动脉CT扫描成像时心率控制在42~70次/......
作者:王爱辉;张志民;王胜林;柳逢春 刊期: 2008- 52
-
双目视觉技术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针对传统前交叉韧带蕈建手术中钻孔位置误差较大而导致手术失败的现状,介绍了运用双日立体视觉技术,在臂透视图像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手术,动态辅助医生完成钻孔手术的过程.文中以自主研制的可见光双目视觉定位系统为平台,提出了选用黑白棋盘格标记物简化立体匹配过程的方法.利用标定后的系统对标记物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在距双目视觉传感单元1.5m范围内误差小于1mm.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导航实验中的应用表明,该系统......
作者:谢劲冰;胡磊;张鹏炜 刊期: 2008- 52
-
模拟骨水泥型人工关节阻塞骨髓腔远侧骨干内压力变化及复方丹参的干预
背景: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严重破坏了骨内和髓内的血液循环状态,可引起了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股骨远端的骨内压持续升高并长期存在.目的:观察骨水泥阻塞兔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复方丹参对股骨远端骨内压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7/2008-04在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选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2只,采取兔左侧股骨髓腔内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方......
作者:李宏宇;安洪;金先跃;梁斌;尹东;李荣祝;田文 刊期: 2008- 52
-
Delta Ⅲ prosthesis for acute fractures in elderly population with a 1-to 14-year follow-up
完整三角肌带动DeltaⅢ半限制式反向球窝人工肩进行功能活动.文章拟评估老年肱骨近端急性复杂骨折研究结果.41枚DeltaⅢ反向人工肩关节假体以前外侧入路方式分别植入1993/2007入院治疗的31例三、四部分骨折患者和10例骨折-脱臼患者.男3例,女38例,平均75岁.用Constant分数评估临床结果,取前后位和侧位X射线平片.术后死亡9例,失访2例,剩余30例纳入结果分析.平均随访6.5年,......
作者: 刊期: 2008- 52
动态资讯
- 1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药物干预研究
- 2 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案
- 3 肌腱玻璃化法冷冻保存的体外实验
- 4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
- 5 建立荷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及MRI成像检查
- 6 兔肩袖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组织学研究
- 7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病兔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后的心肌功能
- 8 胚胎发育与环境激素的影响
- 9 载银硅灰石涂层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
- 10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及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骨折或合并脱位
- 11 延长卡那霉素外环境持续存在时间鸡基底乳头的超微形态变化
- 12 指屈肌腱三维重建后的可视化
- 13 髋关节置换后生活活动能力与效果评价:社区回访
- 14 深低温体外循环时脑海马神经元凋亡和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 15 不同功能状态大鼠骨骼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16 兔软骨细胞与脱细胞软骨基质的生物相容性
- 17 S-ROM股骨柄假体的设计特征与初次全髋置换
- 18 低频感应电点送电流穴位治疗颈椎病机制探讨
- 19 转染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珊瑚骨表面生长状况
- 20 二甲基亚砜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