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分离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背景:特定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等细胞分化.但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含量极低,体外如何获取、纯化并使其高效快速增殖是组织工程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前提.目的:优化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纯化、鉴定,同时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观察.设计、时间和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5-09/2006-07在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兔龄2个月雌性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1只,用于间充质干细......
作者:张才龙;夏长所;蒋正尧 刊期: 2009- 06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目的:当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技术进展很快.但对于患者的心理问题关注不足,无法准确评估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程度.文章调查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抽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标准药物治疗+经冠脉注入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对41例患者进行心理问题调查,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
作者:郑淑梅;王霜秋;马静;孔令娜;孙雪梅;李双 刊期: 2009- 06
-
大鼠肌源性干细胞植入糖尿病鼠胰腺后的存活能力及血糖调节
背景:肌源性干细胞易于提取、分离及扩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等中胚层组织细胞,还可以跨胚层分化为神经细胞等.目的:观察糖尿病鼠胰腺内植入的肌源性干细胞存活情况,及其调节血糖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4/09在辽宁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SPFNAF级新生5d龄SD大鼠31只,由辽宁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造模使用的链脲佐菌素为星隆达公司产品.方法:取......
作者:刘畅;刘福强;杨彪;梅晰凡 刊期: 2009- 06
-
利多卡因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背景:利多卡因被认为有抗炎作用,而其作用机制不清.核转录因子κB是炎症反应的关键环节.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人体中性粒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激活和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6-10/2007-02在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肿瘤坏死因子α(O127:B8)购于Sigma公司;外周血标本健康者,受试者知情同意.方法:人体中性粒细胞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肿瘤坏死因......
作者:彭生;张焰;刘功俭;沈志耘;张邓新;王光磊 刊期: 2009- 06
-
不同来源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比较
背景:嗅鞘细胞是目前已知用于移植细胞中惟一可以跨越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边界的细胞.在众多的国内外文献中,大多以嗅球来源嗅鞘细胞作为观察对象;但采用嗅黏膜嗅鞘细胞移植具有来源方便、损伤小、可自体取材等优势.目的:比较嗅球来源嗅鞘细胞和嗅黏膜嗅鞘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恢复作用的差异.设计、时间及地点:免疫组织化学水平的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10/2007-10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者:吴卫江;陆华;葛风;徐杰;朱爱华 刊期: 2009- 06
-
NF-κB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移植后的变化
背景:骨髓干细胞能够修复受损心肌,改善不利的心室重构及恶化的心功能,但细胞移植后对梗死心室重构影响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目的: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移植后,心肌组织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表达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7/2007-05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实验动物中心和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健康雄性杂种犬......
作者:任崇雷;高长青;赵兴卉;李力兵;郭俊伟;叶卫华;刘志勇 刊期: 2009- 06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活性的变化
背景:IKK/核因子κB通路是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关键调节通路,可启动、放大炎症反应,二甲双胍可能有潜在的抗炎作用.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设计:自身前后对照.对象:2004-10/2006-06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和门诊收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9例.二甲双胍为中美上海施贵宝公司产品.方法:29例患者经筛选进入实......
作者:石秀林;李焱;严励;黎峰;徐明彤;刘丹;程桦 刊期: 2009- 06
-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4种消化分离方法的效果比较
背景:目前已从多种组织器官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如何更高效地获取大批量纯度佳的干细胞仍是研究目标之一.目的:对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采取4种不同的消化分离方法,比较其分离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比观察,于2007-07/2008-01在暨南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完成.材料:胎盘标本来源于足月正常剖宫产胎儿,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供.胶原酶Ⅱ、胶原酶Ⅳ为GIBCO产品,羟乙基淀粉为B.BR......
作者:陆琰;陈丽;张洹 刊期: 2009- 06
-
人骨髓CD34+干细胞分离培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诱导分化的作用
背景:有研究证实,骨髓中CD34+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目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和扩增人CD34+造血干细胞,并检测其免疫学表型,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体外诱导分化后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观察实验,于2005-10/2007-10在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材料:骨髓来源于健康供者.方法: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贴壁筛选法及单克隆培养法分......
作者:李晓文;田映红 刊期: 2009- 06
-
国产与进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对照
为评估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动员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效果,选择2001/2005收治的20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男11例,女9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恶件淋巴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根据患者对约价承受能力分为2组: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组、进口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组,每组各10例,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采用大剂量阿糖胞昔动员外,其他均应......
作者:苏国宏;许卫星;李静;王庆;沈杰;王瑞环;王娟;张睿;刘春燕;董桐俊;赵芳;张敏娟;李大钧;李伦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
- 1 RNA干扰技术对小鼠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抑制
- 2 老年人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预防
- 3 运动条件下健康人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 4 关于颈源性疾病的临床认识与研究
- 5 螺钉置入修复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重度车轮状后凸畸形:应力分布于多节段
- 6 固化液中添加壳聚糖和明胶的磷酸盐骨水泥材料性能测试
- 7 脱钙骨基质材料的生物学表现:降解性能、孔隙率及其黏附性能特征
- 8 C57BL/6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分离、培养、纯化及向破骨细胞的分化
- 9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脑内离子稳态平衡的影响
- 10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植入物置入固定并综合治疗的特征分析
- 11 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蛋白在小鼠胚胎肝脏发育中的表达
- 12 数字化人体骨骼重建和快速骨盆成型技术的实验研究
- 13 不同军龄野战部队官兵的人格特征
- 14 旋转复位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疗效分析
- 15 运动疗法对老年冠心病血压的影响
- 16 中药癌痛克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凋亡及Rb基因表达的影响
- 17 半乳凝素1诱导脑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及定向分化
- 18 牵张成骨对唇腭裂继发颌骨畸形修复效果的Meta分析
- 1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促健
- 20 碱性氨基酸对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体外降解时集酸程度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