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及损伤运动神经元内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与磁刺激干预
背景:磁刺激可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目的:观察磁刺激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及相应水平脊髓运动神经元内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4)、模型组(n=24)和假手术组(n=12),用一新的长17cm的止血钳钳夹坐骨神经至第二扣,以21.95×103Pa维持10s制备损伤模型.造模后24h,实验组每天给予0.09T的磁刺激.结果与结论:造模后第2,4,8......
作者:王维;苑秀华;王中莉;刘宁;李隆广 刊期: 2011- 46
-
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背景:成人外周血来源丰富,但内皮祖细胞含量较少,为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于组织工程及细胞治疗,有必要建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成熟、稳定的体外扩增体系.目的:建立稳定的人外周血分离、培养和体外扩增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方法.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分选后细胞接种于预先包埋了人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板上,加入内皮祖细胞专用培养基中培养3d后,洗掉非贴壁细胞,培养至第6天,收集贴壁细胞,应用倒置......
作者:李琴山;刘洋;李艳菊 刊期: 2011- 46
-
大鼠delta阿片受体短发卡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背景:长期应用阿片受体治疗疼痛会导致药物耐受或成瘾,可能与delta阿片受体密度上调有关.目的:设计及构建大鼠delta阿片受体短发卡RNA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方法:根据大鼠delta阿片受体mRNA序列设计并体外合成短发卡RNA寡核苷酸片段,退火形成双链,克隆到线性化质粒pGenesil-1,然后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与结论:酶切证明delta阿片受体-短发卡RNA已经插入到质粒载体pGene......
作者:胡松权;王鹏;杨辉 刊期: 2011- 46
-
补肾健脾方干预去势大鼠骨骼肌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
背景:骨骼肌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导致其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细胞的凋亡,这种凋亡可能是Caspase家族蛋白所介导的.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对去势大鼠骨骼肌caspase-3和caspase-8调控作用.方法:SD大鼠48只等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后3组大鼠摘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对照组仅切除周围少量脂肪组织.造模2周后,中药组给予补肾健脾方(2.979g/kg)灌胃,西药组给予......
作者:李颖;白波;黄宏兴;吴伙燕;张姝江;王广伟 刊期: 2011- 46
-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成熟肽cDNA的克隆及测序
背景: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骨诱导能力强,但在组织中含量甚微.目的:克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成熟肽基因.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提取信使核糖核酸,根据基因库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序列合成两条引物,利用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成熟肽的基因序列,将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基因片段连接克隆载体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DH5a进行克隆筛选鉴定及测序.结果与结论: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反转录聚......
作者:袁绍辉;刘伟;吴滨奇;韩晰光;毕郑钢 刊期: 2011- 46
-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促进大鼠胫骨骨折愈合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
背景:有研究表明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可以促进骨折愈合.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胫骨骨折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单侧大鼠胫骨制作闭合骨折大鼠模型,建模后每日进行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治疗.结果与结论:建模后14,21d,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治疗的胫骨骨折模型大鼠骨痂量及厚度明显增高(P<0.05),建模后7,14d,其骨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也......
作者:李燕如;张长杰;刘汉良 刊期: 2011- 46
-
不同保存方式下嗅鞘细胞的活性
背景:获取和寻找适合的保存方式对嗅鞘细胞实验和临床应用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探索合适的嗅鞘细胞低温保存方式.方法:取对数期生长的嗅鞘细胞,冻存1,3,6个月进行复苏.结果与结论:MTT比色法及锥虫蓝染色显示5%二甲基亚砜-6%羟乙基淀粉处理的细胞活性高,其次是10%二甲基亚砜处理的细胞,5%二甲基亚砜的保护作用差.冰箱降温或程控降温仪降温方式及不同的冻存时间对嗅鞘细胞活性影响不明显.因此,推荐用5%......
作者:刘雨亮;魏开斌;刘红;何玉芹;卓峰;吕昕刚 刊期: 2011- 46
-
仓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糜蛋白酶的表达
背景:肥大细胞糜蛋白酶在烧伤创面表达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肥大细胞糜蛋白酶是否存在于烫伤创面以及深Ⅱ度烫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75℃的水接触仓鼠背部皮肤12s制备深Ⅱ度烫伤创面(病理组织学证实).分别于烫伤前及烫伤后1,3,7,14d取烫伤组织进行试验.结果与结论:实时定量RT-PCR及放射免疫检测结果显示烫伤后创面组织中糜蛋白酶mRNA表达量和活性均有所增高,在烫伤后第3天高.表明......
作者:董祥林;耿中利;高伟成;赵阳;秦涛;乔星;马娟;马少林 刊期: 2011- 46
-
腺病毒介导hRAMP1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背景:外源性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基因转染可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目的: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人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基因对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获得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以携带人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基因的腺病毒和空腺病毒转染后,分成人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组、空病毒组和对照组.结果与结论:腺病毒转染细胞后随时间延长,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逐渐增加,7......
作者:龙仙萍;赵然尊;石蓓;崔璨;盛瑾;陈攀科 刊期: 2011- 46
-
apelin-13下调caveolae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背景:结合课题组以往研究成果,提出caveolae可能参与apelin-13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假设.目的:实验观察细胞膜特殊凹陷结构caveolae参与G蛋白偶联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apelin-13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用MTT方法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WesternBlotting方法观察信号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信......
作者:毛小环;李兰芳;高晶;杨莉;柳威;秦旭平;陈临溪 刊期: 2011- 46
动态资讯
- 1 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评价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坐骨神经缺损大鼠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 2 支架置入前脑动脉瘤血流场的特性分析
- 3 小肠黏膜下层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相容性
- 4 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支架植入大鼠损伤脊髓后的髓鞘再生
- 5 歌舞厅卫生现况与对策
- 6 肾脏血流灌注的评估:造影增强彩色多普勒时间-强度曲线分析
- 7 手法加中药熏洗治疗肘关节僵硬症
- 8 构建新生乳鼠脑性瘫痪模型及其稳定性
- 9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 10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梗死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 11 神经康复常用词中英文对照
- 12 自控镇痛术引发锥体外系反应5例报告
- 13 电穿孔介导外源性基因转染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可行性
- 14 药物洗脱支架和裸支架在病变静脉桥血管中远期丢失的比较
- 15 舌侧集中牙合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应用于全口义齿修复的系统评价
- 16 p27kip1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17 高浓度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4 mRNA水平、活性氧产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 18 牡蛎壳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19 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及成脂诱导分化
- 20 晚期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功能恢复中:脊髓后角P物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