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外周血CD34+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背景:CD34+细胞是一种新的血管内皮标志物,通过检测CD34+细胞水平可以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目的:分析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变化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纳入观察对象110例,分为4组,2型糖尿病组、急性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各3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ProCOUNT方法测定外周血CD34+/外周血单核细胞值,分析外周血CD34+/单核细胞值与脑血管病危险因......
作者:周晓映;于红艳;王惠青;原淑鸿;高江彦;许蕾 刊期: 2012- 06
-
血红素氧化酶1可提高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梗死心肌细胞的存活率
背景:血红素氧化酶1具有较强的内源性抗氧化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发挥细胞保护作用.目的:观察血红素氧化酶1对犬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梗死心肌移植后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第4代体外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用含氯化高铁血红素的培养液培养24h,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血红素氧化酶1的表达;将细胞经LacZ报告基因标记后经冠状动脉植入犬心肌梗死区域.结果与结论:经含氯化高铁血红素培养液培养后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作者:陈德海;王萍;张申;吴联合;张培喜;马南 刊期: 2012- 06
-
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颅脑损伤大鼠脑细胞形态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对脑损伤大鼠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用Westernblot鉴定外源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90只大鼠成功建立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为对照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结果与结论:Westernblot结果显示转染......
作者:钟志坚;吕加希 刊期: 2012- 06
-
大鼠视网膜干细胞的增殖和多向分化
背景:国内对视网膜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新生大鼠视网膜干细胞,探讨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用神经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方法分离和培养新生24h的SD大鼠睫状体细胞,第6代视网膜干细胞经胎牛血清诱导分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视网膜干细胞的分化特性.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的细胞球具有连续克隆能力,Nestin抗原阳性,BrdU标记结果显示悬浮细胞团主要由分裂......
作者:余德立;余资江 刊期: 2012- 06
-
静脉移植脐血干细胞可抑制脑缺血大鼠的神经细胞凋亡
背景:已有实验证实脐血干细胞移植后可迁移至脑损伤区域,存活并分化为神经细胞.目的:探讨经静脉移植脐血干细胞治疗大鼠脑缺血的疗效以及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48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造模1d后经尾静脉注射脐血干细胞和PBS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治疗后3,7d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4,21d治疗组......
作者:宋红;付霞;董蕾蕾 刊期: 2012- 06
-
N-乙酰半胱氨酸拮抗6-羟基多巴胺对骨髓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
背景:内源性6-羟基多巴胺能参与氧化应激,N-乙酰半胱氨酸能有效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目的:探讨6-羟基多巴胺对骨髓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及N-乙酰半胱氨酸对其的拮抗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取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0.05,0.1g/L的6-羟基多巴胺和终浓度为0,0.075,0.3,1.2,4.8g/L的N-乙酰半胱氨酸.结果与结论:MTT检测发现0.05和0.1g......
作者:张琪林;罗蔚锋;王恒会;叶艳;朱婷鸽;刘春风 刊期: 2012- 06
-
梯度血清递减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扩增与培养条件密切相关,而含体积分数10%~2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可促进细胞生长.目的:建立梯度血清递减扩增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技术.方法:采用胶原酶Ⅱ消化分离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并通过贴壁培养进行纯化,细胞贴壁后采用梯度血清递减方法,即第1代80%含血清培养基,20%无血清培养基;第2代50%含血清培养基,50%无血清培养基;第3代20%含血清培养基,80%......
作者:李力;庞妍;张航;邝丽萍;肖芷芳;王耀春;肖扬 刊期: 2012- 06
-
不同种系鼠源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脂能力
背景:目前常用骨髓间质干细胞为鼠源细胞,然而就大鼠和小鼠来源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传代过程中的纯化程度,表面抗原的表达和分化能力的差异性仍少见报道.目的:分离、鉴定并纯化不同种系鼠源骨髓间质干细胞,比较其在成脂分化中的差异.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SD大鼠及Balb/c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通过传代纯化,并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在此过程中得纯化程度及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数鉴别两种骨髓间质干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比......
作者:赵志正;林洪生 刊期: 2012- 06
-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体外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以及MRI成像特征
背景:传统的干细胞标记方法常需要病理组织学等侵袭性手段检测,无法动态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也不适合临床研究.目的:观察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体外标记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MRI成像特征.方法:采用红细胞裂解贴壁法培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100,50,25,12.5mg/L)联合多聚赖氨酸(0.75mg/L)标记兔骨髓......
作者:孟增东;邱伟;胡彪;刘伟;戴敏芳;雷云坤 刊期: 2012- 06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成骨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α-玉米赤霉醇干预后的骨保护素表达
背景:研究显示α-玉米赤霉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目的:观察α-玉米赤霉醇对体外大鼠成骨细胞骨保护素分泌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中分别加入雌激素和α-玉米赤霉醇(10-5~10-10mol/L)进行干预.结果与结论:ELISA法和RT-PCR检测发现,不同浓度的α-玉米赤霉醇(10-5~10-10mol/L)作用于成骨细胞后,骨保护素的分泌量及细胞骨保护素......
作者:刘未华;段斐;李少春;孙晓芳;郝华超;何静;薛娟;邓鑫;罗雷雷;郭文龙 刊期: 2012- 06
动态资讯
- 1 劈三角肌与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修复肱骨近端骨折的Meta分析
- 2 人工耳蜗置入后患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分数的变化
- 3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活场所的选择
- 4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促进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
- 5 钛铜合金纳米管形貌能够降低细菌活性并促进成骨细胞功能
- 6 针刺麻醉下二步法快速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 7 如何从应用循证医学证据角度检索证据
- 8 活性维生素D3干预保护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的作用机制
- 9 超声及下颌骨X射线评估下颌角磨削去骨及隆颏前后的咬肌变化
- 10 树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成骨成脂分化的鉴定
- 11 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老年退行性晚期渗出型黄斑变性:自身对照临床试验方案和预试验结果
- 12 严重烧伤患者骨骼肌分解代谢的决定因素
- 13 介入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围手术期护理
- 14 软基质力学特性对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干预作用
- 15 不同内固定方法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 16 高原久居汉族老年男性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Chemerin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变化及相关性
- 17 腰椎融合联合上一节段棘突间动态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 18 不同程度膝骨关节炎患者滑液中几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 19 草果知母汤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 20 不同内固定物联合植骨对颈椎管成形后轴性痛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