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钛表面微弧氧化涂层的细胞生物活性
背景:微弧氧化技术可改善钛或钛合金的表面特征。目的:研究纯钛表面微弧氧化涂层的表面性能及其对MC3T3-E1细胞早期黏附、增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6个直径10mm、厚度2mm圆盘状纯钛试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置于含0.02mol/Lβ-甘油磷酸二钠盐及0.2mol/L乙酸钙的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对照组对试件进行机械抛光。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形貌,X射线能谱分析检测涂层表面......
作者:吴穗丹;王焱;张辉;滕伟;宁成云;郑华德 刊期: 2013- 47
-
聚乙烯亚胺-壳聚糖/DNA纳米粒的制备及介导体外转染关节软骨细胞
背景:壳聚糖对软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但存在基因转染效率偏低的缺陷。目的:构建负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聚乙烯亚胺-壳聚糖/DNA纳米粒,检测其理化性能,以及体外对关节软骨细胞的基因转染效率。方法:将聚乙烯亚胺共价连接于壳聚糖骨架上构建聚乙烯亚胺-壳聚糖复合物,再将聚乙烯亚胺-壳聚糖与负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DNA以复凝聚法制成纳米粒,以扫描电镜检测纳米粒形态,Zeta电......
作者:卢华定;戴驭虎;连礼熠;吕璐璐;赵慧清 刊期: 2013- 47
-
树脂渗透修复脱矿牙齿
背景:树脂渗透技术是一种治疗早期龋的新方法,为评估其治疗效果,与传统再矿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目的:比较树脂渗透技术与氟化物再矿化治疗拮抗牙体组织脱矿的效果。方法:将35颗牛牙样本的釉质表面各制备出3个相同大小的窗区,分别设为渗透区、氟化钠区、空白区,将样本制备为脱矿模型,渗透区行树脂渗透处理(Icon?),氟化钠区每天以0.1%NaF溶液涂布连续7d(即氟化物再矿化治疗),空白区不作处理;将样本自......
作者:刘子晗;李静;汤根兄;徐疾;郑红 刊期: 2013- 47
-
应用轻型与重型网片开放式修补腹股沟疝的Meta分析
背景:目前对于轻型网片及重型网片修补腹股沟疝谁更具优势存在争议。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重型与轻型补片开放式修补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Medline、Ovid、万方、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康健等数据库,并追查已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2月。收集比较重型与轻型补片应用于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
作者:王家胜;胡铁弋;陈勇;杨强;李中福 刊期: 2013- 47
-
受宠爱的吊兰
在很多办公室或到朋友家,一进门你的眼神立刻就会被那些站在书柜上、茶几上、窗台上那林林总总的吊兰所吸引。那种从顶端浅浅的绿慢慢的一层一层的变深,细细的藤条静静的一条一条的飘洒垂落下来,枝上一段一段有节律的冒出一棵一棵小小的白色的根,新的小吊兰就这样在空中悬掉着,像压弯腰腿用嘴衔花的杂技少女,被白色的墙壁衬托着,屋内顿时显得无比的优雅。你会情不自禁的赞道:“好美的吊兰啊!”主人一定会说:“没什么,养这......
作者:王莉莎 刊期: 2013- 47
-
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影响的等效性比较:1798例总结
背景:有研究显示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应用中具有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但国内尚缺少二者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疗效及安全性的前瞻性大规模、大样本临床对比研究。目的:探讨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相同。方法:前瞻性入选1798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n=1104)及进口氯吡格雷组(n=694......
作者:杨玉恒;孙中华;米杰;钟明惠;张健;王勇德;陈涛;田刚;臧希文;熊国均;罗欢;齐向前 刊期: 2013- 47
-
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封闭式负压引流修复骨外科创面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运用于各种骨科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四肢开放性骨折、软组织缺损、压疮、慢性骨髓炎的创面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273医院54例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术后骨外露、骨髓炎、大面积压疮或重度感染等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两组治疗,试验组36例局部清创后采用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封闭式负压引流,对照组......
作者:李陵江;常恒;常晶晶;陈传江;袁龙;王继荣;张江红;潘永亮;刘又会 刊期: 2013- 47
-
可吸收胸骨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的应用
背景:可吸收胸骨钉逐渐在临床应用,但在胸骨骨折和心脏术后胸骨固定应用可吸收胸骨钉的临床效果报道较少。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应用可吸收胸骨钉关胸的效果。方法:15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手术结束后,其中95例采用常规钢丝固定胸骨,作为对照组;另55例在常规钢丝固定胸骨的同时放置可吸收胸骨钉,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杜冷丁用量、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与结论:随访3......
作者:李凤杰;孙玮艳;肖锋 刊期: 2013- 47
-
经皮椎体成形中椎旁血管渗漏与骨水泥性肺栓塞
背景:通过经皮穿刺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可增强椎体强度及稳定椎体,达到止痛目的,但骨水泥可能在注入过程中渗漏入椎旁血管,并通过腔静脉系统回流至右心室进而进入肺动脉造成肺栓塞。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中骨水泥椎旁血管渗漏与骨水泥性肺栓塞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患者134例,其中出现骨水泥椎旁血管渗漏患者共23例设为实验组,取未出现骨水泥椎旁血管渗漏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43例患......
作者:王诗军;邑晓东;李淳德;刘宪义;卢海霖;刘洪;李宏;于峥嵘;孙浩林 刊期: 2013- 47
-
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壳低聚糖微胶囊是如何包裹肝细胞的?
背景:前期实验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壳低聚糖微胶囊,国内外尚未见以壳低聚糖和海藻酸钠制备的微胶囊用于肝细胞包裹的研究。目的:研究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壳低聚糖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然后将这种微胶囊用于肝细胞包裹,研究肝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表达。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含量分别为50%,30%时,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壳低聚糖微胶囊的膜结构和膜厚,机械破碎百分率测定微胶囊的力学性能......
作者:田猛;韩波;游潮;万昌秀 刊期: 2013- 47
动态资讯
- 1 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比较
- 2 实时PCR法验证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正常组织及心肌梗死组织与血管新生途径相关差异基因的表达
- 3 舌癌术后患者的吞咽运动训练
- 4 行为干预加二甲双胍对代谢综合征生物学和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移植联合雌二醇肌注治疗脊髓损伤
- 6 儿童功能性异常舌根音康复训练
- 7 磷酸钙骨水泥结合自体带血运骨膜修复节段性骨缺损
- 8 电纺胶原和蛛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表征及生物安全性比较
- 9 应用头颅多层面螺旋CT定量评估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应
- 10 吸毒者心肌收缩能力变化趋势和一般精神状态的探讨
- 11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胶原海绵的制备及其在齿槽外科的应用
- 12 Peto法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
- 13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
- 14 当归多糖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及基质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 15 肌酸激酶和心率肺活量等指标在篮球运动前后的变化
- 16 心理康复对截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
- 17 天鹅记忆接骨器对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中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的影响
- 18 早期电刺激小脑顶核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脑血流量
- 19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缺氧复氧神经细胞的共培养
- 20 急性脊髓炎脑诱发电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