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后路内固定系统修复寰枢椎不稳的生物力学特征
背景:随着对寰枢椎结构形态学、应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日趋深入,寰枢椎不稳的发生机制以及诊治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对寰枢椎不稳定性疾病的有效内固定治疗开展相对较晚,为此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的:比较寰枢椎后路内固定修复中几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评价其各自的稳定性。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不同后路内固定方式修复寰枢椎不稳定的对比性生物力学评价及其初步临床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对......
作者:王诗军;李钰婷;李淳德 刊期: 2015- 48
-
髋部骨折植入物的选择及其并发症
背景:临床上髋部骨折常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衰退而增加了术后继发合并症的危险。目的:综述近年国内外髋部骨折植入物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4年1月至2015年10月PubMed和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髋部骨折植入物及其并发症的文章,英文检索词“hipfracture,implants,complications”;中文检索词“髋部骨折,植......
作者:王欣 刊期: 2015- 48
-
对脊柱椎间融合的影像学评价策略
背景:椎间融合是脊柱外科常用的修复方式,融合失败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对融合的正确判断非常重要。目前临床常使用影像学方法对融合情况进行判断。在评价融合时,X射线片、CT、MRI等检查手段拥有各自特殊的方法、特点,从而导致了其在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目的:综述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脊柱椎间融合评价中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英文关键词“lambarfusion,cervicalfusion,interb......
作者:高志强;李洋;罗飞 刊期: 2015- 48
-
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感染二期翻修中的彻底清创
背景:感染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其诊断标准尚未统一,治疗方案亦存在争议。髋关节置换后感染灶的清除彻底与否决定能否重建关节并恢复关节功能。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后感染二期翻修过程中彻底清创的经验及疗效。方法:2008年8月至2013年1月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收治23例(24髋)髋关节置换后感染病例,均符合共识性的诊断标准,修复方案分两期,一期彻底清创加含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置入;二期......
作者:郭国栋;樊根涛;郭亭;赵建宁;孙国静 刊期: 2015- 48
-
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检查监测围关节置换期的凝血状态
背景:骨科关节置换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容易诱发深静脉血栓得到普遍共识。血栓弹力图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凝血状态的检查工具,在骨科的临床应用较少,是否能够通过其监测关节置换围置换期患者的凝血状态,指导临床预防深静脉血栓及用药尚无定论。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实验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的相关性,评价血栓弹力图在监测骨科关节置换围置换期凝血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苏州大学附......
作者:耿玮;张志刚;皮斌;程宇;张磊;王雪明;虞秀兰;周立宇;吴贵忠;王治栋;杨同其;徐明 刊期: 2015- 48
-
基于3D打印个性化手术导航模板辅助下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背景:膝关节的解剖形态个体差异显著,而传统膝关节置换手术定位力线方法复杂,不能准确预测术中患者的力线位置、假体大小及截骨量。目的:探讨基于医学图像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及3D打印制造的个性化手术导航模板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CT或者磁共振扫描设备对患者进行扫描,获取患者医学图像数据;采用二维医学图像处理技术进行骨骼的三维重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导航模板的设计;采用......
作者:邱冰;张明娇;唐本森;邓必勇;李涤尘;刘非 刊期: 2015- 48
-
颈椎间盘置换与前路椎间植骨融合修复中年颈椎病:颈椎功能及活动度比较
背景:脊柱非融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临近节段及操作节段的关节运动功能保护,在颈椎修复手术中非融合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开展。中年颈椎病患者对脊柱关节运动功能的要求较高,采用非融合技术可以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减缓临近节段退变风险。目的:评价在中年颈椎病患者人群中,采用颈椎前路不同植入材料(融合与非融合)治疗单节段椎间盘退变性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采取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
作者:蒋新祥;徐海栋;路晓 刊期: 2015- 48
-
连续股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对全膝关节置换的镇痛效果比较
背景:近年来连续股神经阻滞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广为使用,但是临床上对于该镇痛模式的效果尚存在较大的争议。目的:对比连续股神经阻滞和常规静脉自控镇痛方法在人工全膝关节围置换期的镇痛的效果。方法: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骨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50例,原发病均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试验组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
作者:刘艳;刘海林 刊期: 2015- 48
-
单髁置换与全膝置换患者膝关节评分的比较:随机对照试验
背景:单髁置换治疗骨关节炎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但仍有部分学者认为行全膝置换是更好的选择。目的:对比单髁置换与全膝置换患者置换前、后的膝关节评分。方法: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单髁置换并得到随访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3例,并选取同期行全膝置换并得到随访的患者53例。记录两组患者置换前与末次随访的膝关节评分,包括KSS评分、WOMAC评分、OKS评分、HSS评分......
作者:彭颂;胥伯勇;曹力 刊期: 2015- 48
-
不同角度置钉对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影响
背景:有研究表明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手术效果要优于开放手术,但既往研究中对置钉角度与螺钉稳定性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不同角度置钉对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猪椎体标本30个,分别按照不同的冠状面及矢状面角度置钉,通过机器测试各标本螺钉的大拔出力,并绘制载荷-位移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10°及15°冠状面及矢状面角度置钉的螺钉大拔出力及大能量明显优于0°角组(P......
作者:庞仲辉;刘淼;张亚斌;姚永峰;裴少琨 刊期: 2015- 48
动态资讯
- 1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接受有氧运动后的组织学变化
- 2 膝关节僵硬择期手术松解与术后功能康复
- 3 大鼠杏仁皮质核内γ-氨基丁酸与一氧化氮共存神经元分布及对痛觉信息传递的调控
- 4 职业性接触灭蚁药物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5 特定电磁波定向照射法佐治带状疱疹的疗效评价
- 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真核细胞表达质粒构建及在大鼠脊髓内的表达
- 7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32例:是否安全、可行及有效?
- 8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
- 9 河南省新乡市参与健康体检的504名警察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
- 10 新鲜制备及中长期保存的羊膜细胞外基质结构特征
- 11 胶原膜包裹及环孢素A对鸡羽根角蛋白移植物组织相容性的改善作用
- 12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
- 13 腓骨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治疗32例
- 14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及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骨折或合并脱位
- 15 芬戈莫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脑创伤大鼠记忆功能的变化
- 16 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缺氧及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
- 17 无纺网与多孔海绵状材料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适用性及体内降解性
- 18 抑郁症自杀未遂者的危险因素调查
- 19 褪黑素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 20 支持性心理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心理应激能力的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