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81/R
邮发代号: 辽宁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
保留双侧半棘肌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钢板置入:减少轴性症状及颈椎曲度丢失
背景:临床上使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修复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效果确切。为减少修复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医生提出了不同的改良修复方案,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对减少修复后并发症方面疗效欠佳。目的:评价保留双侧半棘肌的改良肌间隙修复入路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钢板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行保留双侧半棘肌的改良肌间隙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的30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
作者:安忠诚;曹瑞;盛伟斌;梁卫东;盛军 刊期: 2016- 13
-
金属植入物固定与修复新鲜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舟状骨骨折:半年随访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与舟状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以及所采用的石膏外固定体位、固定时间均有所不同,当两种骨折同时出现时,无法选择固定体位及确定固定时间。同时对桡骨远端骨折及腕舟状骨骨折行一期内固定修复治疗能够获得良好功能。目的:回顾性分析新鲜不稳定型桡骨远端合并舟状骨骨折行锁定加压钛板及Herbert钉置入内固定的修复效果。方法:2011年11月至2014年6月山西大医院共收治新鲜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
作者:高金伟;吴斗 刊期: 2016- 13
-
钛合金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生物相容性
背景:肱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临床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可采用保守治疗或者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但关于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尚缺乏明确的定论。目的:探讨钛合金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修复效果和生物相容性。方法:纳入老年肱骨骨折患者41例,均为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住院患者。按照患者意愿选择修复方案,其中对照组22例实施常规保守治疗,观察......
作者:胡文雄;郭祥 刊期: 2016- 13
-
中国首个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的国家标准草案即将颁布
2016年3月15-17日,中英第三届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国际论坛于安徽合肥举行,会上讨论了中国首个关于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的国家标准草案。草案内容涉及安乐死、疼痛管理、运输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还对实验动物的饲养设备和人员培训做出了规定。我国1988年制定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并没有动物福利方面的内容,随着国际上对动物福利的重视,国内研究论文到国际上发表时,不仅要提供实验动物合格证,还要提供动物伦理......
作者:赵萌 刊期: 2016- 13
-
三维有限元分析椎体联合后部结构损伤胸椎转移瘤的生物力学特性
背景:转移瘤常累及脊柱,以往的生物力学实验多限于模拟转移瘤累及椎体部分或椎体后部结构,而转移瘤同时累及胸椎椎体和后部不同结构时的生物力学改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目的: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转移瘤同时累及胸椎椎体及不同后部结构时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基于CT数据,利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包括椎间盘、韧带、肋骨的胸椎(T9-T11)几何模型。模拟胸椎转移瘤累及T9椎体和不同后部结构的三维模型,分别为......
作者:姜维浩;苏秀云;刘耀升;王铖;刘蜀彬 刊期: 2016- 13
-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股骨颈合并同侧转子下骨折:生物力学性能比较
背景:选择强度和刚度良好的内固定器植入物是修复股骨颈合并同侧转子下骨折的关键。目的:比较不同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股骨颈不和同侧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24根成年防腐尸体标本制作成为股骨颈骨折合并同侧转子下内侧皮质缺损5cm的骨折模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股骨近端锁定板组、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和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比较3组轴向压缩实验、扭转实验以及轴向压缩破坏实验结果。结果与......
作者:王延军;侯军;万博;刘刚;牛刚;张扬;党晓谦 刊期: 2016- 13
-
基于有限元分析腰椎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征
背景:后路椎板切除常使脊柱稳定性丧失,故术中多需要使用钉棒内固定技术维持腰椎稳定性。利用有限元分析可以模拟脊柱修复术后脊柱及内固定系统受力情况。目的:构建脊柱腰椎L1-L3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全椎板切除及双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后脊柱稳定性变化和应力分布情况。方法:采集1例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L1-L3CT数据,应用Mimics14.01、3-matic(V6.0)、Ansys15.0等......
作者:陶勇;吴云乐;宗少晖;李柯柯;杜力;彭小明;施雄志;胡溪源 刊期: 2016- 13
-
基于3D打印股骨远端骨折标准件库接骨板的数字化内固定
背景:CT重建骨折三维模型不能进行虚拟复位、内固定,不能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数字化设计可以满足临床骨科医师的需要。标准件库为虚拟及现实手术选择理想的内固定物提供了可能性,而3D打印使得合理的修复方案得以在临床准确实施。目的:分析在数字化软件设计配合3D打印模块基础上进行标准件库接骨板、螺钉导航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探讨其准确性、可行性及微创性。方法:①9侧成人下肢解剖标本,连续进行薄层......
作者:吴长福;郑祖高;陈宣煌;余正希;张国栋;陈旭;林海滨;吴献伟;高小强 刊期: 2016- 13
-
有限元分析髋臼横行骨折不同植入物的内固定方式
背景:髋臼横行骨折多累及髋臼前后柱。常用的前柱和后柱钢板固定需要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创伤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而有限切开或经皮微创拉力螺钉置入虽能减少软组织损伤,但其固定强度缺乏生物力学验证。目的:对比横行骨折不同类型的内固定方式,并结合修复入路及软组织损伤情况探讨既能达到有效内固定,又能减少软组织损伤的内固定方式。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以第4代人工合成半骨盆sawbones为模板建立髋臼横行骨......
作者:周坚锋;李建涛;张浩;李辰;尹鹏;李志锐;陈宇翔;唐佩福;张立海 刊期: 2016- 13
-
胫骨平台骨折植入物内固定修复中3D打印技术的辅助应用
背景: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过程中,由于骨折形式多样化、解剖变化复杂、X射线片或三维CT平扫受到二维平面的局限,使得医生在术前计划和修复治疗时难度增大。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已引起重视。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前计划和修复过程中的辅助作用。方法:纳入30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经三维CT扫描,以DICOM格式储存,经Mimics......
作者:杨龙;王建吉;孙琦;李靖;张俊标;马敏先;李江伟;叶川 刊期: 2016- 13
动态资讯
- 1 损伤肝组织匀浆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
-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影响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区Nogo-A 、NgR 的表达
- 3 显微修复、生物胶喷涂治疗手部“无人区”肌腱损伤疗效分析
- 4 蛋白激酶A在干扰素-γ抑制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 5 脑来源神经生长因子对坐骨神经捻挫损伤后再生的作用
- 6 重组pcDNA3.1-BMP7转染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及其表达
- 7 转染抗凋亡bcl-xL基因抗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细胞凋亡
- 8 心理护理对疼痛患者的干预效应
- 9 气管支架置入的临床应用
- 10 纳米人工骨在颈前路植骨融合中的应用
- 11 预衬阿胶对涤纶人工血管种植内皮细胞增生特性的影响
- 1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 13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判断算法构建心力衰竭疾病分期模型
- 14 计算机导航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 15 护骨素基因T245G多态性与老年人骨密度关系的部位及性别差异
- 16 不同给药方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比较:6个月随访
- 17 失语症治疗方法的探讨
- 18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下椎骨有临床意义的小骨密度变化率
- 19 留置胃管及患者的临床护理
- 20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成人急性脊髓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