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自行防旋转寰枢椎钉棒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杨敏;马向阳;杨进城;陈树金;邹小宝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上颈椎, 寰枢椎失稳, 寰枢椎脱位, 后路内固定, 钉棒系统, 自行防旋转,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要:背景: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是目前治疗寰枢椎失稳和或脱位的主要术式,但是常规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中的连接棒是圆柱形,为增强复位功能,连接棒预弯的曲度一般较大,在拧螺母固定时连接棒容易发生旋转,需要额外的辅助器械把持和固定连接棒的方向,但辅助器械存在手术术野遮挡,且当辅助器械把持不稳时可能造成脊髓的过度骚扰和意外损伤.自行防旋转寰枢椎钉棒系统是一种既保持了常规钉棒系统的优点,又具有自行防旋转的功能,但其生物力学性能与常规钉棒系统之间的差异需进一步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评估新型自行防旋转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创建上颈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出钉棒内固定系统的应力分布云图.结果与结论: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几何相似性好,其中常规及新型钉棒系统模型分别包含198330个节点和964747个单元,246788个节点和996069个单元.两种内固定系统均无明显应力集中现象,且主要应力分布区域基本一致,主要集中螺钉-骨质界面、螺钉-连接棒界面,其中新型自行防旋转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的主要应力分布区域的应力均值高于常规钉棒系统,但2种钉棒内固定系统连接棒的大应力值均小于钛合金棒的屈服强度(795-827 MPa)和极限强度(860-896 MPa).提示新型自行防旋转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连接棒的设计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新型连接棒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脊柱内固定装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