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2008年第21期

TGFβ3c2s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创面愈合中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邱林;金先庆;Paul A Kingston;罗小辑;丁幸坡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转染, 转化生长因子β
摘要:目的:外伤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与创面的愈合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创伤愈合时期引入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及其他影响因素,调节创伤愈合机制,即可能改变细胞外基质结构,达到预防瘢痕形成的目的.实验拟观察TGF-β3c2s2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创面修复与重塑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0/2007-03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心完成.[1]实验材料:四五周龄日本大耳白兔2只,体质量300~400g,雌雄不限;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0只,体质量1.7~2.5kg,雌雄不限,均由重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2]实验方法:选取四五周龄日本大耳白兔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取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0只,每只兔耳腹侧制作2个皮肤、软骨全层缺损创面共80个,创面以自身对照为前提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创面:实验组:加入Ad-TGF-β3c2s2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对照组:加入消毒的DMEM/F12(不含胎牛血清):腺病毒组:加入Ad-TGF-β3c2s2腺病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实验评估:观察瘢痕形成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瘢痕组织的组织学形态和检测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表达和变化规律.结果:[1]实验组在整个过程中无明显高出周围皮肤的瘢痕形成,其他组上皮化后,创面均逐渐形成不同程度的瘢痕,伤后45d瘢痕增生程度达高峰,明显高出皮肤表面;持续至90d左右.[2]实验组和腺病毒组结构较接近正常皮肤,比正常皮肤胶原排列致密,略厚;空白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伤后45d可见浅层组织结构排列紊乱,胶原纤维粗大呈交错网织状摔列.[3]实验组伤后21,45,90d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明显低于其他组和正常皮肤(P<0.01),其表达随时间逐渐下降,转化生长因子β3表达高于其他组和正常皮肤(P<0.01),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表达随时间逐渐下降.结论:TGF-β3c2s2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局部创面,对创面修复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表达有显著影响,通过这种影响减轻创面修复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