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网址:www.crter.org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计算机辅助的EBRA-FCA法分析半髋表面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假体生物力学变化
肖增明;詹新立;李世德;Cui Q;Wang GJ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 假体植入,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摘要:背景:对于中晚期(Ficat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且髋臼基本完好的患者,单纯股骨头表面置换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股骨假体位置、下沉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但假体位置、下沉对半髋表面置换术疗效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钴铬合金半髋表面置换对中晚期(Ficat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且髋臼基本完好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并分析疗效与股骨假体柄干角、下沉的关系,评估计算机辅助X射平片分析对假体失败的预测价值.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对象:选择1997-06/2002-07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收治的中晚期(Ficat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半髋表面置换患者41例(48髋),患者手术时的年龄29~49岁,平均(37±9)岁,其中男30例,女11例.其中Ficat Ⅲ期35髋,Ficat Ⅳ期13髋,髋臼均相对正常.所有患者病变部位病理检查均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法:①于术前和随访时采用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步行、功能、活动进行评分,每一项记分为1~10分,10分为佳.优,35~40分,好29~34分,一般22~28分,差<22分.术后评分为随访时评分平均值.②运用计算机辅助的EBRA-FCA法,在术后骨盆的X射线平片上测量股骨假体的柄干角、下沉,并对半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与股骨假体的柄干角、下沉的关系进行分析.③采用复诊的方式进行随访,于术后2个月开始第1次随访,每年随访1次,共随访8年.④两组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做方差齐性检验).在对临床结果的析因分析(post hoc analysis)基础上,比值比(odds ratio)分析用来确定假体早期失败的相对危险性.主要观察指标:①纳入患者半髋表面置换术前后UCLA评分比较.②Ficat Ⅲ期和Ⅳ期患者术后疗效比较.③不同疗效患者随访期间股骨假体柄干角和下沉程度比较.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其中8例随访3年,8例随访4年,8例随访5年,7例随访6年,6例随访7年,4例8年.①UCLA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步行、功能、活动评分别由术前的(3.1±1.2),(4.4±1.7),(5.8±2.3),(5.5±2.7)分提高到术后的(9.1±2.5),(9.2±2.9),(9.1±3.4),(7.1±3.1)分,差异明显(P<0.01).②疗效:Ficat Ⅲ期35髋术后的满意率为89%与Ficat Ⅳ期13髋术后的满意率相近(69%,P>0.05),其中疗效差8髋为失败组,其余40髋为成功组.③计算机辅助的X射线平片检查结果:失败组6个髋的股骨假体有明显下沉(其柄干角小于130°),2个髋的髋臼有破坏(1个柄干角为128°,1个柄干角为136°).成功组平均柄干角明显大于失败组,分别为139°±6.2°,127°±5.3°,差异明显(P<0.01).失败组中,6髋假体头中心和假体柄尖的下沉分别为(5.02±1.3)mm和(4.85±1.1)mm明显大于成功组[(1.48±0.2)和(1.04±0.2)mm,P<0.05];小于130°的柄干角其发生不良后果的机会增加了7.1倍.④股骨假体下沉时间:计算机辅助的X线片分析显示股骨假体下沉超过2 mm的时间为(19.5±3.2)个月,明显早于临床出现症状的时间和X射线平片异常的时间[(35.6±4.2),(24.8±2.5)个月,P<0.01].结论:①钴铬合金半髋表面置换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向全髋关节置换术过渡的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恢复中晚期(Ficat 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且髋臼基本完好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②假体的松动下沉与假体的位置有关.③用来评估假体柄在骨盆平片上的下沉程度的计算机辅助的平片分析可以预测假体的失败.
友情链接